目前国内尚未对影视剧作制定分级制度。其实国内的许多影片到国外上映,都没有被划为G级,即所有年龄段的人都适合观看的。包括《金陵十三钗》就属于限制级,17岁以下的人必须由监护人陪同才允许观看。而一些从国外引进的大片,在当地也同样是 限制级的。但在国内,一律用一个“少儿不宜”的标志来区分,则太过抽象。“少儿”具体是指哪个年龄段的孩子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另外,有的制片方就是打着“少儿不宜”的旗号在吸引大众的注意力,把“少儿不宜”的片段和镜头 作为宣传的卖点。可能片子整体和“少儿不宜”没什么关系,反而是老少皆宜、积极向上的,但家长却被误导,导致一家人选片的余地越来越小。因此,面对种种现 状,家长还是要为影视剧是否“少儿不宜”而大伤脑筋。
各方声音:孩子比家长想象得成熟 林女士:林女士直到今天还记得二十年前让她毛骨悚然的那部电影:《夜盗珍妃墓》。林女士回忆, 当时因为班里在筹备活动,没有和其他班级一起观影。学校为了给他们补上,就安排他们和全校老师一起观影。可没想到这部片子挺恐怖的,当时看完电影,她和几 个同学结伴,在同学的护送下才回了家。从此,心里就留下了阴影。她怕黑,怕在上下楼梯的时候回头,甚至怕空的浴缸,她总会想象那是个棺椁。林女士很后悔当 初看了那部电影。虽然事隔多年,恐惧的心理有所减弱,但这让她再也不敢看惊悚和恐怖题材的影视剧了。 林女士认为影视剧中的一些“少儿不宜”的成分还是给她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包括战争的场面,她看到尸横遍野、刑讯逼供的场景也很不舒服。所以她认为自己儿时的不注意让她自尝苦果,希望现在的小朋友能够有意识地避开这些东西,以免自己受到无谓的伤害。 小婉:平时总会和同学交流最近看过的影视剧。其中一些血腥、恐怖的镜头还是会让我们有一点害怕 和不适。还有和家长一起看电视,在出现一些情爱镜头的时候,彼此之间也会很尴尬。但是这些情况虽然存在,却没有家长预想得那么严重。毕竟我们也在慢慢长 大,也需要了解一些成人的东西,承受一些大人能够接受的内容,要让自己变得成熟些。 辛女士:可能我的看法比较极端。我认为小孩子就应该只看看央视上播放的一些精品影视剧和一些其 他的精品节目。现在很多地方台的节目确实没能带给孩子什么正面的影响。包括一些影视剧也一样,充斥着太多的暴力和性的成分,小孩子还是应该等到长大了再接 触这些,也是为了不让他们的心理受到伤害。 专家声音:家长尽量早预防,主动告知自身感受 天津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心理学教授刘援朝表示,影视剧中暴力、性、恐怖等元素本身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并不是很大,关键是要让孩子正确认识这些问题,而不是不闻不问,让孩子自行消化。
别因为两三个镜头否定一部好片子 家长要尽量对给孩子看的影片进行前期的了解。如果在整体上不太适合自己孩子的接受能力,就不要让孩子看。但如果觉得这部片子可以,就大大方方让孩子看。
如果影片中有一小部分包含这些“少儿不宜”元素的片段和镜头,家长也不需要太担心,不 妨把看电影的这个过程当做教育孩子的一个契机。特别是一些和性有关的镜头,家长应该在看完后第一时间询问孩子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譬如有男女演员亲热的情 节,家长应该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只能出现在夫妻之间,还可以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属于自己的隐私,不应该在大庭广众下发生,这样既是尊重他人,更是尊重自 己。
孩子感到紧张,家长要及时干预 对于暴力血腥、惊悚恐怖的成分,如果孩子感到紧张、害怕,家长应该及时和孩子沟通,如果不进行 干预,孩子就很有可能把这样的感受一直藏在心里。对这类镜头,家长要让孩子知道,感到紧张、害怕等是很正常的,自己在观看的时候也一样有这样的感觉。但是 要告诉孩子这些影视剧是有虚构成分的,艺术创作并不是我们的现实生活。这样,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感觉并不是病态的,从而加重心理负担。
莫以为孩子只通过娱乐就能了解历史 提到近来流行的谍战剧和穿越剧,刘援朝教授表示,这样的电视剧看多了,肯定会给青少年带来一定 的思想冲击,让他们对真正的历史产生困惑,甚至误解。其实,就跟当年的《还珠格格》带来的万人空巷一样,穿越剧也是迎合了现在青少年的一些精神向往,沉溺 其中会让孩子胡思乱想。穿越剧中肤浅的史实描述,也容易让一些不太关心孩子的家长误以为孩子能在娱乐中了解历史,因此建议家长要适时地给孩子一些提醒。家 长们也可以自己多读一些史书,给孩子讲讲真实的历史人物;或者带孩子参观一些文物遗迹,了解真正的历史文化,不要让孩子沉溺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中。另外, 如果孩子沉溺影视剧,也在另一方面说明家长对孩子的陪伴不够,不妨利用孩子的假期,多找一些能够亲子同乐的活动,出行、体育运动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要让 孩子总是在迷惑地看完电视之后,再仰望星空寻找历史的“黑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