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泰兴生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386|回复: 0
    收起左侧

    装修隐蔽工程四大要点及装修疑惑分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2-21 14: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江苏泰州
    getimage.jpg

    7F0FFB846DFD.jpg

    疑虑1:强、弱电线管交汇,一定要用锡纸包裹?

    这是最近有些装潢公司提出的一个做法,也成为网络上的一个小热点,当强电线管和弱电线管产生交汇时,用锡纸将交汇处包裹起来,以起到防止强弱电之间的干扰。
    专家点评:
    目前来说,用锡纸来避免强弱电间的干扰,这种做法并没有十分的依据,因为线管本身就是绝缘的,而且厚度是锡纸的几十倍,所以两管之间的干扰是极其微小的。而为什么在面板部分强弱电是要明显分开呢?因为插拔电源插头的瞬间是会产生电火花的,这个瞬间是有干扰的,很多旧式房子家庭插拔电源插头电视机或者电灯都会有“一颤”现象,这就是干扰,所以,面板部分是要分开10厘米左右的,线管则不一定要加锡纸。

    7F0F0C99C8D6.jpg

    疑虑2:电视机的电源线和有线信号必须分别穿管?
    这也是一个网上的热点,壁挂式平板电视开始流行,所以墙面内多埋了一根粗线管,电源线和信号线置入其中,让背景墙的效果更加美观,但有时会出现分别对这两根线进行独立穿管,即埋入2根管线,这种做法是否必须呢?
    专家点评:
    事实上,这两种做法都可以,但多数是影视发烧友的家庭影院部分才开两根管槽。其实,在一根管内的干扰也是微乎其微的,但影音发烧友客户对画质的追求总是异于普通人的,而家庭影院的视频线路要分“色差分量”“普通视频”“S端子”“HDMI”等多股,这就算不分开,一根管子往往也放不下,所以会分开,普通业主也可以要求分管,这做起来也很简单,只不过相应的开槽、工料费等会有点增加。

    7F0F1BAE24BF.jpg

    疑虑3:管弯处用短的线管,疑似用了边角料
    线管在排布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走管,因此弯管的地方很多。然而有些装修者就提出疑问,为什么弯管的地方不用完整的线管,反而用短小的管子,是不是用了边角料?
    专家点评:
    专业就是要做到精确,比如自上而下的管子走到线盒部分时,由于线盒本身的宽度,线管是一定要分开的,而分开若是强行左右掰开,整体总是很别扭的,所以会接一段短小的管子走出“弯水”,这短管部分可不是什么边角料,而是让“弯水”更顺畅,这反而是精益求精的施工方法。

    7F0F2BB39F88.jpg

    ★Tips:水电弯管秘诀
    1、制作弯管时用这种弹簧。
    2、将弹簧插进线管内,伸入至需要弯曲的位置。3、捏紧线管的两端后,用力一压就可以啦。
    4、最后抽出弹簧,用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轻松地弯曲线管,而且管子受力均匀,弯后平整光滑。
    5、没用弹簧辅助弯管的话,很有可能造成管子有凸起变形,有的甚至会因为受力不均,造成管子开裂损坏。
    这家的业主选用了地暖,铺设地砖,因此地面的线管是开槽铺设的。

    7F0F3BC8FA61.jpg

    疑虑4:地面的线管为何开槽铺设的,是否有意提高人工?
    铺设地面的线管时,有些是直接铺设在地面上的,而有些是重新开槽后铺设的,因此有些装修者产生了疑问,这样的做法是否是有意要提高人工费用?
    专家点评:
    地面线管有开槽和不开槽,这个完全是依据业主家地面上即将铺设的材料而定,并非是装修公司有意要价。一般家里铺设地砖和复合地板的,都需要对地面进行开槽,地砖或复合地板是铺在原来地面之上的,并且在统帅水电,线管间距也有讲究,防止铺设地砖或复合地板后产生空鼓,铺设实木地板的则不需要开槽,因为实木地板是需要加龙骨的,龙骨架起了地板,龙骨间正好是线管的走位。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 收起 理由
    萧爱 + 10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泰兴生活网微信公众号
    泰兴生活资讯服务平台,招聘求职、房屋租售、家政服务、二手闲置等信息发布!

    QQ|挪车码|手机版|经营性ICP:苏B2-20120344|泰兴生活网 ( 苏ICP备19030850号-1 )|苏公安网络备案:32128302001100 @泰兴生活网版权所有

    Discuz! X3.4Powered by © 2001-201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