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5-7-30 21:09 |
---|
签到天数: 33 天 [LV.5]常住居民I
|
看到这个题目,熟悉我的朋友会笑喷了:你在开玩笑吧?! 我仅仅是半开玩笑。还有严肃的那一半,就是在替广大家长发出内心的呼声!
我与家长工作15年,接受过各种提问,提供过多次咨询。根据来访/来信家长的描述,我塑造出一个大家心目中理想的完美儿童形象,在各地“无条件养育”大型讲座上,和念妈一起,给观众们表演这个孩子。
其中一个桥段就是当面临拒绝和挫折时,这个孩子的表现:
孩子:妈妈,我要买这个玩具。
妈妈:不行,妈妈认为不应该给你买,因为你已经有好几件同样的玩具了。
孩子:好的妈妈,我爽快而毫无怨言地接受您的拒绝!
每当表演至此,都会引起哄堂大笑,观众们一致反应:这是不真实的,没有孩子会这样。真实的孩子会生气、会哭闹,不会马上顺从。
但这却又是众多家长内心的企盼,甚至明确的要求:我拒绝了你,你就应该乖乖接受,不应该跟我闹!
按理说,拒绝了孩子,就应该允许人家不爽、生气、甚至哭闹,毕竟是被拒绝了吗!别说孩子了,就连饱经风霜的成年人,被拒绝时,也多少会感觉有些郁闷吧?也有人会生气呢。
要是受不了孩子哭闹,那就只能答应他、满足他此刻的要求。也就是说,这个选择题很简单:说NO,就允许他闹;不要他闹,就只能说YES。
对孩子的愿望说NO,又不允许他因愿望未能达成而表达不满情绪 …这可以说是蛮不讲理了吧?
只是,很多家长面对孩子哭闹时,感觉很烦恼。一方面,孩子哭,让他们心疼,继而又怀疑自己这样拒绝孩子,是否伤害了他?但是,如果答应孩子的要求,又令他们怀疑是否在溺爱孩子?另一方面,某些流传的理论让他们认为,孩子是用哭来“要挟”家长;或者,孩子受到拒绝就哭,属于受挫能力不够强、情商不够高。
所以,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孩子乖乖地接受拒绝和挫折。
为了制止孩子的哭闹,市面上也流行了不少招数,较常见者之一,就是“冷处理”:“你哭吧,我走开,等你哭够了再说。”这会令孩子产生深深的被嫌弃、被遗弃的感觉。
这里给大家提供另外一种处理方式:孩子受挫时产生情绪是正常的,并不是在故意为难父母,而是需要父母的帮助。父母此时能够提供的最好帮助,就是“PET父母效能训练”提出的“积极倾听”这一技巧。
倾听让孩子感到自己的情绪被接纳,他的情绪温度会自然下降,内心力量则油然而升,无需父母“引导”和说教,孩子就能够自行走出当下的心理困境。
倾听有没有公式呢?有,就是“事实+感受”。将孩子所经历的事实,加上孩子此刻的感受,不予评判,如实地反馈给孩子,让孩子感觉被理解、被认可、被接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