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脱离扬州全过程
-----------------------文/转自人人网
公元1996年,春兰发源地——海陵风头日盛,经济实力在江北诸王中遥遥领先。海陵王欲脱扬皇,自立称帝。
姜堰闻之,劝父亲“父王,称帝固佳,然而新朝立足未稳,只恐不得人心”,海陵王曰“何惧?兴化在扬州治下数十年,久不得志,正欲思变,奈何实力不足,吾探其口风,知其反意,遂买通兴化。
哈哈,吾海陵虽区区亲王,然物资财力均不逊一小国,有道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何况穷的叮当响的兴化?兴化虽贫,然兵多地广,以吾父子及兴化之力,足以降泰兴,迫扬州,威震苏中。及彼时,东台如皋亦不在话下矣”。
堰大惊:“父王言之固然有理,只恐泰兴兵多城险,劝降不得啊”,海陵王大笑“我儿有所不知,吾已买通口岸守备,若献出城池,则封之为高港王,地位仅次于吾父子。”
堰赞曰“父王雄才大略,智勇足备,无怪乎诸王咸服,赞父王为江北第一王!儿有一计,可使泰兴内部分崩离析”。“我儿但说无妨!”“父王可派说客游说泰兴之弟黄桥,极言昔日泰兴打压幼弟之旧事,辅以重金赂之,则生变之日,黄桥必不助泰兴。
黄桥若非身处老区,兵老粮乏,欲称王久矣”海陵王颔首大笑“我儿深得吾谋,他日必将成新朝栋梁”,纳之。
八月十二,海陵王举兵谋反,自立为帝,国号大泰,周边兴化高港纷纷响应。泰姜兴高联军,进犯泰兴,泰兴求救黄桥,然黄桥念及泰兴旧恶,海陵之恩,劝泰兴“哥哥不如降了吧?好歹我们也是三泰兄弟啊。”泰兴见黄桥毫无救意,转求救靖江。
靖王问“泰兴使者远道而来,为嗲个事体?”“吾王今日被困,但望靖王念泰靖兄弟份上,出兵相救”。靖王不悦“偶古刚个是常贼口音,要不是你古泰兴‘河伯宁”个刚波口音影响,老早就被苏锡常纳入帐下列。
现在好列,达古嫌弃偶个吴语刚个不标准,连吴语个“弗”也说不好列。靖江泰兴,吴淮自古非一家,百年来相安无事,已属不易,汝泰如淮人内斗,与孤何干?”使者悻悻而回。
泰兴王见城池将破,本欲自尽以谢扬皇,黄桥苦劝“大哥,怎可自寻短见?扬皇固然声名远播,待吾兄弟不薄,然终究路途遥远,何不归堂哥海陵王?”
泰兴思之有理,曰“吾过于冲动,若非小弟相救,恐已自尽矣!弟之言,为兄听之如醍醐灌顶,古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今海陵既为新贵,投之亦无不可。吾本不欲顽命抵抗海陵王,不过碍于面子不愿归顺同辈的堂兄罢了,恐吾泰兴苏中大城之美名,一日成为笑柄!”
泰兴遂降。靖江欲过江投奔锡澄,不料大江水势见涨,急渡而不得。常锡之争,素来猛烈,惧靖奔锡,早派一军借利港出发,沿江截之。靖江无奈,只得降海陵王。
自此,泰兴靖江降服,海陵自立为帝,下辖海陵,高港2直隶省,靖江泰兴兴化3诸侯国,姜堰被封为太子。国号大泰。
来自安卓客户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