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泰兴生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778|回复: 0
    收起左侧

    经历过,才懂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9-22 15: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江苏泰州
         春天很暖吗?雪花问。春天很暖很暖。有多暖呢?要经历过才知道。
              冬天很冷吗?小草问。冬天很冷很冷。有多冷呢?要经历过才知道。
              
              有些事情,经历过,才会懂得。比如丧亲之痛。
              现在想来,那日读喜姐姐悼念母亲的文字,《亲爱的妈妈,您一路走好》,原是没有读懂的。大姐用淡淡的语调,讲述着送别母亲的过程:
              “妈妈,您的邻居好多呢,我们都给上香了,还给最近的邻居敬酒了,请他们多多关照您呢。
              “妈妈,现在父亲的家里一定是天国最热闹的,他都等了您27年了。弟妹们都说,父亲一定在准备大摆筵席,恭迎您呢。
              “妈妈,我们看您最后一眼了,您真的是睡着了,那么安详,那么平和,我们欣慰,我们没有哭,我们怕您难过……”
      不更事的我,真的以为姐姐有着这么平和的心态,以为姐姐真的可以不哭、用微笑来送别母亲。记得当时读完,心中甚慰:姐姐的生死观与我不谋而合呢。之前,我曾写过一篇关于生死的文字:《用微笑诠释生命》。在文中我表达了这样的观点:“生命诞生的时候,我们用微笑来迎接他的到来,那么,生命终结的时候,何不也用微笑来为之送行呢?生者的微笑,或许正是逝者所渴望的一轮静静的明月,温暖,朗洁,永恒……”
      然而,当母亲蓦然间撒手而去时,我才发现理智在情感面前是那么的脆弱,那么的不堪一击;才发现文字在现实面前是那么的苍白,那么的没有重量。
              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又快到了。这个母亲节注定我会在伤痛中度过。我登录网站,看到喜姐的留言,才发现,我原是没有读懂姐姐的。喜姐说:“二妹,我们不哭,我们快快乐乐地生活吧,妈妈看得见的!”喜姐又说:“姐哭了,母亲节,我们都思念……”
      我原是没有读懂姐姐的,彼时,我尚且不懂得什么叫大悲无声。痛与不痛,只有经历过才能知道。回头再去读姐姐的文字,姐在文中写:
              一副黑漆漆的木匣子。母亲在里面,我在外面。
              一堆黄土。妈妈在里面,我们在外面。
              这才是姐姐最本真的情感表达吧。这不动声色的两句话,包含着多少的无奈、惶恐与伤痛!姐姐,我原是没有读懂你的哦……
      经历过,才会懂。
              病房的门,关得很紧\母亲在里面,我在外面\我的痛,母亲不知\母亲的痛,我看不见
              ……
      我伸出手\只有风滑过指尖\才明白\一抔黄土\我在外面,母亲在里面
              水灵妹妹说:我爸去世的时候只有65岁,现在一年多了,我还走不出阴影,连文字都不敢碰,那边写边哭锥心的痛苦我都承受不起。
              叶儿妹妹说:我父亲走的时候,才58岁,如今三年多了……姐姐心情不好时,就写出来。
              我知道,是我的文字,触及了她们心底的痛了。我知道,我的痛,她们是真的懂。
              
              有些事情,经历过,才会真正懂得,比如:子欲养,亲不待。
              生命原本无常,是我不知道珍惜呵。
              父亲这两年的身体每况愈下,已经离不开人服侍。对父亲的身体,我们原本是有思想准备的,毕竟年届九旬的老人家了。但总觉得母亲的身体还好,还有的是时间让我去服侍她。父亲年迈,越来越像小孩子,每次想接他和母亲过来同住都不能,父亲不来,也不许母亲过来,这样一年年过去,母亲居然撒手而去了。在得知母亲病情的那一刹那,我不由痛哭失声:老太太一直想来我这儿住上一段儿的啊……
      母亲去世前两周左右的一天晚上,我出差在外,工作繁累,晚上早早便休息了。刚合上眼,便听到母亲叫我的小名儿,一下子便惊醒了。心中挂念,但看看表已经快十点钟。第二天打电话回家,弟弟并未提及母亲生病的情况。后来知道,这几天母亲身体虚弱得很。母亲,是真的想念我,想叫我回去的吧?做女儿的不孝,得知母亲病情好转居然把行程又搁置了下来。
              五一节前的那个星期天,姐打电话来,说父亲想我呢。我说:那怎么办呢,五一吧,五一我回去多停几天。接着和母亲通电话,惯常的交流困难——母亲的听力不是很好了。我说:这几天感觉有劲儿了吧?母亲说:啊,没事了啊。居然,这答非所问的简单对话就是我们母女最后的交谈。
              
              有些事情,经历过,才会真正懂得,比如:少年夫妻老来伴。
              父亲和母亲是一对吵闹型夫妻,吵吵闹闹了一辈子,却是谁也离不开谁。父亲虽然眼睛不花,耳朵也还灵,但终是有些老年痴呆的症状,常常会忘记儿孙们的名字,忘记刚刚说过的话。但父亲却从来没忘记过母亲的名字,母亲一离开他便扯着喉咙喊。跟父亲吵了一辈子的母亲不再跟父亲争吵,她用一辈子都少有的耐心去对他,由着父亲发脾气,使性子。
              从母亲病的第一天开始,父亲便没完没了地问:你妈呢,去哪儿了?家人骗她:去聚会了。他便一副释然的样子:噢,去聚会了……过一会儿又开始问:你妈呢?他会忽然流出泪来:都晌午了,你妈还不回来,她咋吃饭呢?
              父亲对母亲的离世当是有感知的吧。一天中数次落泪,正吃饭呢,忽然又老泪纵横:你妈,是我最亲密的人,少年夫妻老来伴……她不回来我吃不下饭啊……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一辈子对母亲都不曾这样过。母亲离开的日子,老爷子居然变得可爱了。母亲地下有知,也当是欣慰的吧。
              
              三八节回去小住。临走那天,母亲一大早起来就围着我转:给你婆婆带些什么东西呢?今年也没有喂鸭,也没有咸鸭蛋……
      母亲原来身体好的时候,会养些鸭子,下的蛋自己舍不得吃,都攒起来,留给我和婆婆吃。
              我说:什么也不用带……
      我去洗脸,她也跟着:要不把这箱鸡蛋带上吧?
              我有些不耐烦了:妈你操那么多心干嘛呀,鸡蛋哪都有卖的,这么远,回去还不得巅破了,真是的……
      母亲讪讪地,不再说话。
              如果时光可以倒转,让我用一百倍、一千倍的耐心来对你,再不让你伤心。
              母亲,原谅我!
              
              母亲的病,做手术也没用的,只能延长几天生命而已,手术前医生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可是,医生也说,如果不手术,当天晚上都熬不过。权衡再三,还是觉得应该做。可是,母亲,我不知道手术会让你受那么大的罪,虽然你并没有知觉,但是我们看着受不了呵!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我宁愿你就那么安祥地躺在床上,静静地度过你生命中的最后的时光,而不是让你新伤宛在,又添创痕。
              母亲,原谅我!
              
              有些事情,经历过,才会真的懂得。然而,一切,已不能重新来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泰兴生活网微信公众号
    泰兴生活资讯服务平台,招聘求职、房屋租售、家政服务、二手闲置等信息发布!

    QQ|挪车码|手机版|经营性ICP:苏B2-20120344|泰兴生活网 ( 苏ICP备19030850号-1 )|苏公安网络备案:32128302001100 @泰兴生活网版权所有

    Discuz! X3.4Powered by © 2001-201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