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这个题目我就有点懵了,不知道接下去,该怎么写才能把这文章写好,写的很深刻,写的有寓意。我这人没读过几本书,写这么大的题目,真有点班门弄斧,贻笑大方了。
写这样一篇文章,是因为看了一个朋友的日志,有感而发。她在日志《满招损 谦受益》中无限感慨到这个世界物欲横流,人们被欲望遮住了眼,将结果看得很重,忽视了平时的累积和学习,有些东西我们不能左右,但身体和灵魂却是自己的,是可以自己掌控的,平时功夫下的深不深,知识积累多不多才是决定最终成败的主因!
显然,我看问题没她那么深,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现在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读读书。至少我是这样的,这一年来我没看全过一本书,闲暇的时候最多也就翻翻《青年文摘》类的杂志,根本静不下心来,慢慢的看,有时候也会突发奇想学一门技术,可翻不到几页书就累了,这一年,我想过学会计,书到现在没看,我想过学网站建设,可浩大的工程量面前,我半途而废,有时候我老是说我妈妈不肯用心去学新的知识,我又何曾不是呢,妈妈好歹还把五笔打的很溜,我却背不全字根表,说别人总是容易的,做自己却是最难。
想想还是上学的时候,我到正儿八经的看过几本书,虽然很多都忘了,但至少我看过,经历过,感受过。
小学的时候,爸妈怕我看电视,把家里电视送人了,5年小学家里就没电视,我经常假借学习的名义去同学家看电视,但家里没电视对我还是有效果的,那就是我看了很多的书,小学住我家楼下的是我同学,她哥哥在南大上学,家里有很多中外名著,那段日子我看过《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黑骏马》《中华上下五千年》、《飘》、《简爱》、四大名著、漂流系列、心灵鸡汤系列、郑渊洁童话系列、《儿童文学》等等,所以小学的时候,我的知识面还是蛮广的,我知道唐宋八大家,我知道历史朝代顺序表,我知道中世纪是指什么,我知道很多古人。像我这样爱表现的人,怎么可能不抓住机会去卖弄这点知识呢,小学的时候,我表现的很抢眼。
初中的时候就不爱学习了,初一初二还好,毕竟在班上还混到20名之前,到初三就是三四十名了,老师对我也失望了,我基本属于放弃的对象,我就在教室后面肆无忌惮的看了很多小说书,那时候每一期的《今古传奇。武侠》、《玄幻》、《男生女生》我都有买,以至于初三毕业的时候,我床上藏了三箱子小说书,初二的时候还爱上了新概念作文,觉得那些人好牛,和我一般大的年纪的人怎么会懂这么多,能写古今中外,能写人性,能写情色暧昧,我记得有一天早上老爸喊我起来背英语,我却躲在床上看新概念作文,还把英语书放在作文书外面,很不幸的是,被我爸发现了,被训的很惨,幸好封面是作文书,不然会更惨。
高中的时候迷上了《萌芽》,有钱就买,没钱就在老板那蹭,反正我脸皮够厚,高中的时候修真类的,玄幻类,穿越类的题材开始流行,我们买一本书,撕成很多份,分开看,所以故事看的乱七八糟的,幸好那时候年轻,逻辑性和记忆力都特别好,我印象最深的还有《亮剑》,后面文革时候的故事真的太好看了,到现在我还会翻翻,高三的时候,我买了一本《麻雀要革命》,很多女生都问我借, 19岁生日的时候,我叫我的朋友一人送一本书给我,我家里收藏的《唐诗三百首》、《宋词》、《人性的缺点》、《人性的优点》、《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我的大学》、《比尔。克林顿》等好多书都是他们送的,我全盖了自己的藏书印,放在书柜中,我自己还有一套精装的四大名著,连我自己都舍不得翻,真知道我这是什么心态,买书却不肯翻。
大学看的杂书更多了,我喜欢历史,特别喜欢蒋介石家族的故事,自己买了很多关于老蒋和老毛的故事,还在网上买了一套《中国通史》,但也没怎么看。
才工作的时候,认识一帮爱看网络小说的同事们,于是我们经常一群人躲在某挂车里,也不说话,每人捧着手机,手指不时的动动,基本上都是三四天一本,什么《步步生莲》、《庆余年》、《坏蛋是怎么炼成的》、《回到明朝当王爷》。。。
现在好了,小说都懒得看了,更不要说高深的名著了,每次回家,看到上小学的表妹流连于图书馆的时候,我总在想我小时候怎么没这么好的条件。其实现在我不也有吗,我还不是不去看,每天在从微薄上知道一点零星的知识,倒也能跟人侃侃而谈,因为遇到都是不入流的人,真遇到有学问的人,那就糗大了。
学到老,活到老,学习没有年龄之分。写给自己,与君共勉。不图什么,就图精神的世界曾经有过精彩。
注:此文章出自我表弟原创,我借来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