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这样哄孩子:“是啊,老师不对,我们去学校骂她!”这一来,当然会哄得孩子破涕为笑,但她今后很可能会认为,只要老师管得自己不顺心,爸妈就会支持自己“抗命”。 我们也可以这样:一听这孩子竟敢批评老师,这还了得?先把她批一顿再说!这无疑会打击孩子的自尊,甚至会使她以对老师的盲从来代替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 新新眼泪汪汪地进了家门,放下书包,一声不吭。她不高兴时就会这样。 “怎么啦?”家里人问。 她冲出一句:“老师不对!” 老师不对? 这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难道这么快就跟老师闹矛盾了? 还是先把事情弄清楚。原来,上音乐课的时候,课堂纪律很不好,老师很恼火,可又管不住这群“小猴子”。偏偏这时,老师听见一声“噗”,声音很大。老师转身循着声音走过来,发现新新旁边的空凳上竟有一口痰,明显就是刚才那一声“噗”的恶果了。老师问:“谁吐的?” 学生都不作声。老师指着新新:“是你?” 新新 感到受了冤屈,一声不吭地盯着老师。 老师显然火上心头,命令新新:“用你的衣服把痰擦掉!” 新新 更不能接受了,坐着不动,眼睛直直地看着老师。老师的权威受到挑战,更气了,大声喝道:“站起来!罚站!” 新新坐着不动,说:“我没吐,我不擦!” 其后,新新 就这么一直坐着,跟老师“对峙”到下课。 我们相信新新讲的是事实。 我问新新:“你觉得老师错了?”她点头。 又问:“错在哪里?是不是老师不能批评学生?” 她想了想,说:“课堂纪律很坏,老师应该批评。” 再问:“那老师有没有错?” “我没吐痰,老师不该叫我擦,还要用衣服擦。衣服是穿的,不是抹布。” 我接着问:“课堂上这么吵,老师会不会高兴?” “不高兴。” “等老师不生气的时候,你跟老师把那天的事情讲清楚好不好?” 过了几天,新新 告诉我们,音乐老师向她道歉了。 专家点评 “站队”反而为难自己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田玲 中国是个老人社会——崇尚老人的智慧与权威。然而,现代社会却强调人格平等与互相尊重。今天的中国正在转型阶段,代际之间的观念冲突在所难免,新新与老师的“顶牛”就是师生之间观念冲突的典型,如何看待、处理这种分歧尤其考验家长的智慧。 在处理孩子与老师的冲突时,新新父母没有用“站队”的方式难为自己,而是以协调人与斡旋者的角度顺利解决问题,成为孩子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仲裁人”。调解、妥协、合作、谈判、仲裁与团队精神——这些都是现代社会人际关系中的“必需品”。新新父母的处理方式十分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