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泰兴生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344|回复: 0
    收起左侧

    孩子“恋母情结”勿过度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1-20 11: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江苏泰州
    701DEB4E91D8.jpg

          儿童在某一时期,会对母亲产生过多的依恋行为,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称之为“恋母情结”,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母亲更喜欢孩子的依恋和天真,往往过多地剥夺孩子与父亲交往的机会,人为地使“恋母情结”延长或加剧,一些年轻的妈妈常常骄傲地说:“我儿子自小粘我,跟他爸爸倒挺敬而远之,星期天也不跟爸爸回爷爷家,只跟外婆和姨妈亲”。这种疏远父亲的“后遗症”,不仅使家庭中的“亲情关系”向母性群倾斜,而且对孩子心理的发展也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甚至使孩子产生畸形或变态心理。

      据报载,某位感情纤细的女作家,所写文章多为风花雪月类,她这种多愁善感的癖好,也传染给了与之形影相随的儿子,儿子6岁时,便不敢走夜路,关了灯也不敢睡,喜欢积木及“小猫钓鱼”之类女孩子常玩的玩具,喜欢穿绣花衣服,性格也“像个女孩一样乖”。几年后,女作家终于意识到,自己有意把儿子从丈夫身边拉开,已经把孩子引入了心理发展的误区。

      其实,父爱与母爱在家庭教育中有着同等的作用,父爱所给予孩子的坚强、刚毅、大度、宽容、幽默等心理影响,是母爱所不能替代的。如孩子每次考试结束后,母亲关心的往往是分数,是孩子在班里的名次;父亲关心的则是孩子的考试水平,有没有受到紧张心理影响。孩子考得不理想时,母亲常常要孩子缩减游戏活动时间,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功课上;父亲则建议孩子暂时通过游戏来释放自己沮丧的心理,而后者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再如,跟父亲亲近的孩子一般懂得对别人的隐私敬而远之,认为好孩子从不该“耳朵软”、“嘴巴长”,相反,一些在素质不高的“姨妈”堆里长大的孩子,往往从小就成了“家长里短的传声筒”。这种坏毛病,很可能对他日后的交友及信用产生坏影响。

      据一项对儿童的测验表明:从小受父亲影响的孩子,一般都自信、幽默、承受挫折力强。可见,在一个正常的家庭里,父亲的教育方式虽各有风格,但却不能否认在儿女成长中的巨大作用,因此,在家庭教育的舞台上,不能让孩子只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还应该唱好“世上爸爸也很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泰兴生活网微信公众号
    泰兴生活资讯服务平台,招聘求职、房屋租售、家政服务、二手闲置等信息发布!

    QQ|挪车码|手机版|经营性ICP:苏B2-20120344|泰兴生活网 ( 苏ICP备19030850号-1 )|苏公安网络备案:32128302001100 @泰兴生活网版权所有

    Discuz! X3.4Powered by © 2001-201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