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8-27 00:50 |
---|
签到天数: 31 天 [LV.5]常住居民I
|
经亨颐揭示了人格与社会的关系 ,这与我国古代先哲重视人格修养的思想正相吻合,即我们熟悉的“修身治国平天下”。陶冶学生人格的目的是振兴民族、改造现实社会,实现人才与社会共同发展。
经亨颐在此文中,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人格教育的理解:“人类与人类之教育,相互进化之教育,即所谓人格教育;人类与其他动物之教育,仅有知识授予之教育,即非人格教育”。这道出人格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之处。人格教育反对传统教育只重书本、死啃书本、唯老师言的片面发展,认为这样无异于“人类与其他动物之教育”。因此,经亨颐主张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特别重视艺术教育。
经亨颐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一方面自美的见地而论,以鉴赏力之养成为目的;他方面经济的见地而论,则以制作力之养成为目的”。关于艺术教育与人格教育的关系,经亨颐认为:艺术教育仅美育上之问题,已与人格主义之教育较为接近。若以艺术教育作艺术主义之教育解,则艺术与教育之交涉,不视为美育范围内之事,即教育事业之新解释,教育为一艺术,教育家为一艺术家,此所谓美非术之美,乃为美的人格之陶冶;凡主知之教育,废除科学主义而为艺术主义,则艺术教育全与人格教育相一致。也即艺术教育与人格教育的培养理念是具有相通性的。
由于经亨颐践行人格教育,因此一师在其带领下,与一般学校所设置的课程有所不同。关于这点,丰子恺回忆说:“我做中小学生的时候,图画、音乐两科在学校里最被忽视。那时学校里最看重的所谓英、国、算,即英文、国文、算术,而最看轻图画、音乐,因此学生上英、国、算时是很用心,而上图画、音乐课时很随便,把它当作游戏。但在浙江一师,有一段时期情形几乎相反,图画、音乐两科最被看重,校内有特殊设备(开天窗,有画架)的图画教室,和独立专用的音乐教室(在校园内),置备大小五六十架风琴和两架钢琴。课程表里的图画、音乐钟点虽然照当时规定,并不增多,然而课外图画、音乐学习的时间比任何功课都要勤……”
除此之外,经亨颐还主张教师在教学过程应以儿童为中心,以自己的人格感染学生,这样才符合人格教育的核心意思。“依人格教育学之解释,教师不但以科学的所定之法则、机械的作用教育儿童,当以教师人格之力,其自由活动为最足重”;“教师之任务,与其为冷的科学的法则施行者,无宁以有血有泪、自己的人格移之于儿童、形造儿童之人格艺术家”;“今后之教育,不得不有人格的交际,须以教师之主观与儿童之主观相接触,方合人格教育之旨趣”。
对于人格教育的教授方法,经亨颐总结有以下四点:1.感情作用,即利用感动之方法,使心情与吾性共鸣,不取伦理的分析的方法,而取艺术的方法;2.综合的方法,不在使知识明瞭精确,但能综合的记忆;3.直观的方法,非普通意义之直观,使得明瞭精确之知识为限,以直观而刺激其情意之活动,使全精神相感应;4.自动的方法,即个性力之。
在该文,经亨颐对级别教育提出自己的看法:分团式教育法仍为学校教育之本位。今后之学级教育,不可不为全级的分团的个别的教育。分团的个别的教育可以为与全级教育同格,无非为保存级别教育之利益而除却其弊。经亨颐还用式子表示出来:
本体学级教育=全级的+分团的+个别的教育。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 经亨颐人格教育思想是他经过长期酝酿,多次演讲和著文并通过实践而提出的,理论结合实践的模式,使其主张已形成为一种较为完备和系统的学说。在经亨颐看来,人格是个人成其社会人的必要条件,而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也是要求不断进步的,因此,人格的内涵也应是在不断进步的,教育又岂有不进步之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