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里,许多平日埋首课本作业的读书郎大大放松了身心——他们或宅家休闲,听音乐玩游戏看闲书;或出门提升自我,看展览观演出琴棋书画。然而,对于这些做纸盒的孩子来说,漫长的假期,正好可以帮助自己的亲人多完成些纸盒成品,以获得更多一点的劳动报酬。 城市东首,一座老镇的老宅子,光线从破旧的门窗照射到简陋的木板工作台上,孩子们端坐在高高的纸堆间隙,翻飞着手中的纸片。他们的身旁,是父母或爷爷奶奶等——他们的老家都在很远的外地。孩子们手脚灵巧,动作敏捷,作业的效率绝不亚于他们的长辈。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手工活是许多家庭的全家集体工作,粘贴纸袋子、信封等等。不过那时候都是很普通的纸张,黏合剂也就是糨糊,基本没有异味,对人体也没什么危害。如今包装袋也是与时俱进高大上了,黏合剂也就变成了化学胶水,因此,这间老宅子尽管空间够大,依然弥散着着浓浓的刺激气味。 孩子们做的这些纸盒子用来盛放各种美酒。在霓虹迷离觥筹交错之间,饕餮豪饮的红男绿女们端起酒杯之时,这些纸盒子早已被弃之垃圾,大约没有谁会知晓和怜惜纸盒子背后,那一双双稚嫩的熟练翻飞如机械臂的小手。 纸盒子的劳动报酬以“分”为计,完成纸盒、袋子、穿绳子等一系列工序之后,才能以“角”为计。尽管很微小,但是可以积少成多。说起报酬孩子们一脸的兴奋和自豪——一个月下来,以“元”计可以有四位数的收入。对于一个家庭,或者对于自己购买学习用品和玩具来说,这个数字已经令他们品尝自食其力的欣喜。 许多功成名就志得圆满者回首往事和童年生活时,往往会说,年少时的艰辛和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不过,坎坷艰辛一辈子的人大约不会有这等幸福的感觉。这些做纸盒子的孩子尚且年少,有的读小学,有的读初中,人生的路程还很漫长,但愿这段经历能够成为他们的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