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高校自主招生新方案,昨日揭开面纱。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自明年起,全国所有试点高校的自主招生工作,均统一安排在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进行。试点高校不得向中学分配推荐名额,考核内容倾向于考查学生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笔试考试不得超过两门,考核过程须全程录像,以防作弊。 此次改革目的何在?自主招生为何不安排在高考出分后进行?省属高校还能进行自主招生吗?针对读者关注的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和专家。 部分高中自主招生几成“全民赶考” 新规有利于重回选拔“偏才怪才”正轨 教育部表示,自主招生主要是为了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也就是所谓的“偏才”、“怪才”,是对现行统一高考招生按分数录取的一种补充。但从以前实施的情况看,部分高校自主招生定位不明确,热衷于“掐尖”、“抢生源”;部分高校以联盟形式在高考前组织大规模文化考试,被社会称为“小高考”,影响教学秩序。 长江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才生分析,以前自主招生安排在高考前进行,部分高中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达到七八成,几乎成了“全民赶考”,学生和家长都为此耗费了不少精力。前几年,全国每年有40多万人报考,但仅录取2万多人,绝大部分报名者成了“陪练员”。将自主招生时间延至高考后进行,是给中学、考生松绑,也能减轻家长负担。 “考生如果不符合自主招生条件(“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成绩再好,也不必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武昌实验中学校长董有建说,这一改革有利于纠正自主招生过程中的一些不良倾向,让其重回选拔“偏才”、“怪才”的正轨。但如果将自主招生时间安排在高考成绩公布后进行,一些高校可能会根据成绩设定门槛,将部分真正有学科特长但成绩稍低的学生挡在门外。同时,教育部规定,入选考生高考成绩原则上不低于同批次录取分数线,对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特别突出的个别优秀考生,经向社会公示后,由试点高校向生源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提出破格录取申请,经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录取,这样既保证了公平,也给“偏才”、“怪才”开辟了绿色通道。 名额适当向中西部农村地区倾斜 省属高校自主招生短期内重启无望 按照规定,自主招生报名由考生提出申请,有关中学、社会团体或专家个人等均可实名推荐,并对真实性负责。试点高校组织相关学科专家认真审核,合理确定考生名单,招生名额向中西部、农村地区适当倾斜。高校在选拔上要重点考查考生的学科特长、创新潜质,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这意味着,因热衷于“掐尖”、“抢生源”而被诟病的“北约”、“华约”等自主招生联盟,将会自动解体。 2003年,教育部启动自主招生试点,目前试点高校共有90所,招生人数约占试点高校招生总数5%。教育部新规指出,要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现阶段不扩大试点高校范围和招生比例。 “从2006年到2013年,我省参照教育部有关政策规定,逐步在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9所省属高校开展自主招生试点,用于自主招生的计划数最高时达到8%。2014年,我省将省属高校自主招生情况上报教育部,一直没有得到批复,于是暂停了一年。”业内人士分析说,按照新规要求,省属高校自主招生,近几年内基本不可能重启。 明年起取消五项高考加分项目 省招办表示 我省考生基本不受影响 (记者罗欣 实习生杨雯越)昨日,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2015年1月1日起,取消五项高考加分项目。省招办表示,我省在高考加分政策上一直从紧,此次调整对我省考生基本没有影响。 江苏2015高考“考试说明”发布 各科稳中有变
昨天,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发布2015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扬子晚报记者发现,根据考试说明,各门学科都稳中有变。其中政治学科考点变化近30个,是近几年来变化最大的一年。 今年高考各科考点内容变化在哪里?这些变化意味着什么?考生要如何面对?本报特邀南京29中九科一线教师,第一时间对“江苏高考说明”进行解读。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蔡蕴琦 王 璟 语文 “字音字形”耗时多分值低今后都不考了 解读人: 宋兵 周晟 (高级教师) 【变化】2015年语文“考试说明”在命题指导思想和考试能力要求方面与去年完全一致,在考试内容及要求上主要有以下变化: 首先,名句名篇默写高中部分不变,初中部分增加《记承天寺夜游》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两篇,总数达30篇,对学生的语言积累更为重视; 其次,作文继去年给“抒情性散文”以合法地位后,又加入“能运用适当的文体样式”这一句,引导考生在高考中灵活运用多种文体; 再有,附加卷名著阅读去掉了巴金的《家》,总数恢复成10部,这对文科班学生来说算是减轻了一点负担; 另外,古诗文阅读鉴赏评价要求中有一处提法的变化也很值得玩味,那就是“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被修改成了“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技巧”,在学术上,两者界限并不是特别明晰,但“艺术技巧”的提法相对来说更全面,更有涵盖性; 而在“典型题示例”中,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删掉了字音、字形、标点符号、语用主观题这些传统考查题型的样题示例。 江苏高考语文阅卷组负责人、南师大文学院院长骆冬青教授在2014年语文高考结束后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曾透露,“延续多年的语知部分的字音字形,虽然只有6分,却占用了高考语文复习30%的时间,我们坚决去掉了这两道题,以后也绝对不会再出现。这就是一个导向,高考应着眼于考查能力,而不是单个的知识点,死记硬背的东西。” 新的考试说明再次印证了这一观点,可见今后字音字形之类不会再考。 另外,在此次修订中,去年在高考卷中出现的词语辨析、诗文对仗、连贯、得体等新题型几乎都被纳入“典型题示例”中(漫画题除外),这些变化显然带有明显的导向性和暗示性,也必将给下阶段高三语文的总复习带来深刻影响。 【复习建议】新考纲的变化体现了从以知识过渡到以能力为导向的新思路,这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精练多思,学会感悟与归纳,注重能力训练;作文要引导考生善于灵活运用各种文体,注重情感与理性的个性化表达;同时研究“典型题示例”及其他高考精题,总结命题答题规律。 数学 延续近两年命题风格,题目多源于书本 解读人:马乃伦 (高三数学备课组长) 【变化】必做题部分在考试内容栏中有两处发生了变化: 函数与方程,互斥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都从A级考点变成B级考点。其中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是中学数学里非常重要的一种思想方法,对这方面内容的考查可以区分出学生的能力,加强这方面内容的考查是必要的;互斥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这部分内容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对于大部分学生的后继学习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把这两部分内容的考查从A级考点变为B级考点是很正常的,但这一变化也表明了2015年的数学高考将会加强这两方面相关内容的考查。 考试说明的另外变化是在典型示例中:14个填空题前4题和最后两题都没有变化,12题为2014年数学考卷中的12题。 这一变化说明,2015年江苏高考数学试卷将延续近两年来江苏高考命题的风格,试题朴实平和,大部分题目源于课本,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给考生以亲切感。 试题在难、易度的设计上更加合理,各种题型的梯度明显,有利于不同层次的考生的水平得到合理评价,利于选拔。 【复习建议】 用教材来对照说明中的36个A级考点、74个B级考点及8个C级考点,不能留有知识盲点; 提高运算能力,一方面要通过限时练习来提高做容易题和中等题的速度,另外一方面要提高运算的准确率; 对8个C级考点的训练要从最基础题抓起,难题训练主要是在解题的思路上给学生指导,不要过分拔高要求; 注意两个考点的变化,注意与这两个考点相关知识的练习; 注意解题的规范性与完整性,平时学习不犯低级错误。 英语 对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解读人:胡炜(英语备课组长 高级教师) 【分析】在2014《说明》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修订,并替换了部分典型题示例。 1.在命题指导思想上把考生“是否具备综合运用听、说、读、写四方面语言技能的能力”替换成“能否综合运用听、说、读、写四方面语言技能。”说明2015年的英语命题将更加重视对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 2.在典型题示例中也做了部分替换。 例如,单选题示例替换了3个题目。在所有的10个示例中共有4题涉及动词或动词短语的意义及用法掌握;完形填空的示例答题分析中反复提出根据句子前半部或后半部提示选择适合语意和语境的词;书面表达在2015《说明》写作示例3给出了五档,三档一档和零分档参考范文的评分标准。 【复习建议】 注重词汇在语境中的使用。 在熟记3500词汇表的基础上关注一词多义,熟词新意。不死抠语法题。不做“偏难怪”题。强化阅读,限时训练。利用阅读材料复习词汇、语法,扩大词汇量并有意识地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培养信息处理加工能力,训练在短时间内谋篇布局,完成指定的写作任务。 物理 新增《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实验 解读人:陈庆 (物理教研组长 高级教师) 【变化分析】结构上作了调整,将原来放在考点一起编排的实验内容,单独提出自成一模块。这样一来《2015说明》中必考内容共有考点50个(其中Ⅰ级要求29个、Ⅱ级要求21个);选考内容依旧为38个考点,且全部为Ⅰ级要求;新编的《实验、探究》考点内容中,必考内容为8个实验,新增一个《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实验,选考内容中依然为原来的4个实验,《实验、探究》部分虽没有明确说明Ⅰ、Ⅱ要求,但从高考要求的延续性来看,应该是属于Ⅱ级要求的。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三个考点要求没变,但说明进行了修改,使得Ⅱ级要求的内涵更深了,出题的范围可以更大些,对学生的要求当然也就更高了。如力学中的圆锥摆、火车汽车拐弯等问题的计算、电磁感应中的反电动势问题,都将可能成为新的出题点。 【复习建议】特别对必考部分的Ⅱ级较高要求考点更是要理解考点知识的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要在选做模块(3-3、3-4、3-5)上多下工夫,这个模块的要求为基本要求,分比较容易拿,不能轻易丢分。对附加说明变动和增加的考点要倍加关注,因为这些内容常常作为当年考题的出题点。 历史 新增美苏“冷战”及其影响 解读人:尚祚祥 (历史教研组长) 【变化】对命题指导思想、个别知识点的考查要求与表述作了细微的调整。具体表现: 命题指导思想部分只是在去年基础上增加了一句“命题将遵循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 具体考点部分:新增一处即美苏“冷战”及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删除一处即“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表述调整两处即由“荷兰、法国和英国等西欧国家野蛮掠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调整为“荷兰、法国和英国等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掠夺”、由“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调整表述为“影视事业发展”; 在典型题例部分作了适当调整,调换了三道选择题,选做题部分未动。 【复习建议】复习过程中注意以形式多样的史料来阐释教材、串联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特别是现阶段大多以专题史展开复习时,注意在专题内整合教材,关注阶段特征(小通史)与发展线索。一轮复习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读文字史料、读图表资料等能力,要重视教会学生正确的读文字史料、读图表资料方法。复习选修模块要关注已经考过的内容,注意并将两个改革或两个人物进行适当的比较复习,关注考题的变化。二轮复习开始后要适当以通史为主线,理清线索,兼顾专题纵横交错来构建知识体系。同时也要依据考纲仔细研读教科书,关注隐性知识,关注社会热点。 化学 部分考点要求有所提升 解读人:赵恬 (高三化学备课组长) 【变化】主要变化在考点要求方面。 一是个别考点范围进行了微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的原子及简单离子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中去掉了“简单”两字; 二是部分考点要求有所提升。如对“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元素(主族和零族)原子结构、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性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一般规律”,“电离、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表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要求都由“了解”变为“理解”;对“1~18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和简单离子的结构”的要求由“了解”改为“掌握”。 【复习建议】认真把握考试说明,并结合历年江苏高考题型和知识点,做到知识构建不超“纲”,能力训练不超“标”;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更强调基础知识的考查,在复习中,要全面梳理知识点,不留盲点。同时,通过近年高考题、模拟卷的训练强化主干知识;针对化学试题中常见的流程图、坐标系、数据表、图像等大量信息,指导学生学会快速分析,准确获取有用信息,结合已学知识做出判断;对常错考点要经常反思,可以积累形成错题本,并把相关或相似知识纵横比较,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防止一错再错。 教育部发布涉及高考加分及自主招生的配套文件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继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及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发布后,教育部昨天继续发布考试招生改革中涉及高考加分及自主招生的配套文件,意味着:2015年起我国高考改革全面铺开,高考制度将更加公开、公平、公正。 《意见》明确指出,从明年1月1号起将全面取消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体育特长生、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加分项目。人们熟悉的三好学生、国家二级运动员等项目今后都不再具有加分资格。仅保留烈士子女等5种加分项目。对于高考加分政策的调整,不少学生都认为这增加了报考的公平性。 事实上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大部分省区的高考加分也都大幅瘦身,不少中学生学习奥赛的热情因此降温。有担忧认为:全面减少了加分项目,未来怎样继续鼓励中学生兴趣特长发展?参与此次《意见》制定工作的东北大学招生办主任李海雄表示,《意见》明确,仍会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兴趣学习。 “我们还是会从几个方面鼓励学生特长的发展,大概是有这么几个方面,比如说我们在高校的自主招生里面,还是必须要考虑这些方面,对一些高水平运动员,我们还是会招录。再一个,我们在综合素质评价档案里,高校会在以后的招考方案里就提出对这些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规则。” 同时,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今后也将发生重大变化。 《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意见》明确:2015年起,所有试点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统一安排在高考后、成绩公布前进行。也就是说,2015级高三考生将首次在参加完全国高考后,再参加自主招生考试。一位黑龙江考生的家长说:这种改革能给孩子们减负。 “(以前在三四月)真是太累了,光报考学校就不知费了多少劲,后来才知道每年清华、北大在全国也就200多个名额。孩子疲于应付,但还是想去试试。 东北大学此前就试点了高考后自主招生。”李海雄坦言,这种调整对学生,中学和高校都有好处。 李海雄说,“从考生来讲,第一个就是他正常的学习没有被打乱;从中学和基础教育来讲,它更强调计划和其他都没有受到影响;第三,从高校来讲,通过高考之后,等学校把所有一切都放下了之后,大概了解了自己的定位后,来进行考察的话,学生能心平气和地来参加考试,高校也便于选择适合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特色的人才。” 《意见》的出台还会对今后各大高校自主招生施加怎样的影响?清华大学招生办主任于世洁透露,目前他们正在积极研究。 于世洁说:“不同大学估计会有不同的考虑,从以前来看,各个大学都会有笔试面试,之前还要有不同的专家评审。但是现在调整后,自主招生的时间缩短了,估计不同学校之间在形式上也会有所不同。我们现在正在研究自己的自主招生政策,在以前的基础上怎么样完善,这个工作正在进行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