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秦银生 李鑫)从6月26日晚上开始,我市普降暴雨,12个小时降雨105毫米,雨量刷新我市近30年降雨记录。 这场暴雨从6月26日晚上开始,虽然中间也有短暂停息,少部分时间维持中雨状态,但大部分时间是倾盆大雨。市气象局气象预报员符玉兰介绍,我市6月26日夜间出现了强降水,从6月26日20时到6月27日早晨8时,降水量达105毫米,是我市历史上近30年来同时段最大的降水量。 6月25日起,我市已经进入梅雨季节,也就是一年中的集中雨季已经来临。梅雨季节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冷暖气流交汇时间的长短。就目前而言,雨区徘徊在我市仍有一段时间。市气象局气象预报员符玉兰介绍,目前强降水雨带维持在江淮之间,6月27日白天到29号仍然有大到暴雨。市气象局分析,6月27日降雨量为50-100毫米不等,从6月26日晚上到现在,全市累计降雨量将超过200毫米。 一场暴雨多年未见,给全市刚刚落地的秧苗和旱谷苗都带来了不利影响,部分农田遭受涝灾。6月27日上午,张桥镇常巷村一组村民反映,部分田块受涝淹没在水中。记者随即赶到现场,发现这里的几十亩田块确实淹没在水中,刚刚播栽的水稻也无影无踪。从现场看,西边的高田尽管田里水位较高,但秧苗仍能看得见;东边的田矮,排水沟也已经淹没在水面以下,排水功能无从发挥。 一场暴雨也检验了农田基础设施的薄弱环节。从张桥镇农田受淹情况来看,地势低洼田块先天不足,影响最大,但也有部分人为因素。有的田块本身排水系统不太好,有些地方排水口子没有打开。 这次暴雨导致我市部分作物受灾,从市农委反馈的情况来看,受灾严重田块包括地势低洼水系不畅的水稻田,也包括水系不沟通的旱谷田块,受灾面积接近30%。6月27日上午,市农委组织技术人员分组前往各乡镇了解暴雨受灾情况,指导各地组织抗灾自救。 这次暴雨袭击,影响较大是刚刚播栽的秧苗,这些秧苗播栽时已存有一定的水量,暴雨之后,一些田块已看不到秧苗。市农技推广中心粮作站副站长杨为健告诉记者,水稻长期淹水容易产生秧系缺氧,产生僵苗。全量还田田块,长期淹水容易产生毒素,对水稻生长不利。如果水稻长期淹水出现僵苗、死苗现象,要增施分蘖肥,一般每亩增施尿素10到15斤。 暴雨同样对大棚蔬菜带来较大影响,高温高湿容易使叶菜类蔬菜滋生白粉病、灰霉病,使瓜果类蔬菜溃烂。市农技推广中心粮作站副站长杨为健建议,对于蔬菜大棚,一定要清理棚内水系,确保棚内无积水;对于旱谷作物,要增开排水沟,防止田间积水。 眼下暴雨还在持续。市农委希望各地农技人员踏田指导,村组干部、广大农户随时关注雨情,排涝降渍,确保雨止田干。 一场暴雨对于绝大多数农户来说,可能不涉及安危问题,但对于张桥镇常巷村十组低保户常坤龙来说却是痛苦不堪,摇摇欲坠的房子让他几乎绝望,但当地干群的无私帮助,让他迅速走出了困境。 6月27日上午,张桥镇常巷村十组低保户常坤龙的门前屋内,邻居们正在用脸盆、水桶等器物帮助他舀去家中的积水。因为下大雨,他家到处漏水,被子漏湿了,灶台几近倒塌,没有办法做饭,也没有地方睡觉。 常坤龙的两间五架墚瓦房建筑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地势较低,今年已被镇村列为危房改造对象之一。但在这次的暴雨侵袭中,老房子房顶开裂,雨水直泻到屋里,正常生活无法维持。6月27日上午,邻居们主动上门帮忙,帮他排除家中积水。村里了解他家的情况后,也采取了应急措施,把他先安排到村里居住,同时着手安排新房翻建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