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泰兴生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043|回复: 0
    收起左侧

    抢“状元”, 名校“互掐”何时休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9-17 06:14
  • 签到天数: 13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5-6-30 18: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江苏泰州
    2015年各省的高考成绩陆续出炉,高校的招生工作也逐步展开。28日上午,百年学府北大和清华的四川招生组在微博上,掀起了骂战,互相指责对方进行欺骗、花钱“买”考生等不正当行为。两所高校的相关微博很快被上万名网友转发。当天中午,双方均删除了骂战微博。下午,北大和清华先后表态,北大表示坚决反对个别招生人员招生中不文明行为,望每个孩子进入适合自己的大学。清华则称,已重申招生相关纪律,要求有关人员删除微博,希望各招生组充分了解考生意向,服务好考生和家长。
      对招生违规要一查到底
      中国两所最顶尖的大学,为抢夺生源在微博上互掐,更在现实中发生抓扯,扰乱高考招生秩序,损伤中国高校形象,影响中国教育在国际上的形象。对于两校互掐砸钱抢新生这事儿,教育部门应主动介入、一查到底,必要时候司法部门也可介入调查。
      今年2月,教育部明确“26个不得”禁令,其中包括严禁高校以承诺录取等方式恶性抢生源;6月,教育部等五部门指出,深化高校违规招生等突出问题治理……然而,从两校微博互掐的情况看,两校都把规定当成了耳边风。微博互掐是一封举报信,相关部门应该按图索骥,发动广大群众检举揭发,将两校在招生中的违规违法问题一查到底。
      譬如,北大四川招生组的微博称“某校招生组给文理科前十选择北大的考生挨个电话,称北大欺骗了他们……”随后,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回应称北大招生老师“不断地骚扰已填报清华的某文科2-5名考生,并许以重金。”北大招生组回击“过去五年你们砸钱买走的唐某、郭某,需要我讲吗?”根据这些,以“文理科前十选择北大的考生”、“已填报清华的某文科2-5名考生”、“砸钱买走的唐某、郭某”为突破口进行调查,情况不就水落石出了吗?特别是“过去五年”这条线索不能放过,如有违规违法行为,就确实必须“算总账”了!
      北大清华互掐,砸钱抢新生,既是两所高校的耻辱,更是中国教育的耻辱。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整治中国高校招生乱象,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形象,必须抛弃“家丑不可外扬”的思维,必须要有刮骨疗毒的勇气和智慧。 荆楚网 毛开云
      如此抢生源斯文扫地
      曾以为北大清华等名校从来不缺优质生源,现在发现名校“撕”起来其实更疯狂。它们在争夺优质生源方面的表现,用“斯文扫地”来形容也毫不为过。事实上,与北大清华的生源争夺战类似,各地名校几乎都为“掐尖”使尽了浑身解数。这种愈演愈烈的招生乱象,不仅是中国大学教育的集体自我矮化,也充分说明很多所谓的“名校”已徒有虚名。
      名校热衷于生源争夺战,其因源于信心不足。在很多优秀考生流向海外高校的环境下,那些名校的焦虑情绪不难想象。诸如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公然违抗教育部门“不得炒作状元”的三令五申,与素质教育和高考改革的大方向背道而驰,正是因为它们已经认识到自身吸引力锐减的事实,有了紧迫感。
      只不过,这些名校越是为了争夺高考状元而“暗抢”“明撕”,越说明它们已经名不副实。各大高校投入大量财力、人力争抢生源,实质上却是功利之举。它们亟须笼络到一批“尖子生”,靠他们撑起“名校”的门面。
      有很多高校的管理者都没有想明白,人们之所以会觉得某些“名校”不再像以前那样辉煌,与高考状元的多寡没有必然联系。人们在对一所高校作评价时,最看重的指标是它培养了多少杰出人才、教学水平如何、有多少科研成果。如果没有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即使抢到了优质生源,也浪费了资源。
      每一所名校都有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但是,目前这种低水平的生源争夺战,只会让这个梦想更难实现。每所大学首先要想清楚何为“大学之大”,要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毕竟,不同高校的优势学科、教学风格各不相同,让考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差异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才有可能实现“人尽其才”。如果不摒弃“唯分数论”的错误认识,建不成世界公认的“名校”。
      在提升中国教育整体水平方面,那些拥有大量优质教育资源和政策优惠的知名高校,应该起到“火车头”的作用,而不是给其他普通高校树立坏榜样。我们乐于看到各大高校在竞争中互相进步,但希望这种竞争不是为争虚名而斯文扫地,而是在促进招生公平、鼓励科研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的良性比拼。 新民网 汤嘉琛
      延伸阅读 >>>
      对待同一人:
      自主招生时,不要 变成状元时,争抢
      近年来,两学校为抢生源怪象多多。
      怪象1:提前报喜。24日,在重庆高考查分系统未开启前,重庆高考文科状元刘楠枫就接到了来自北大在渝招生负责人的喜报。
      怪象2:当面互掐。北大招生部门的人员爆料称,有一名考生已经上了他们的车,清华的人不肯放弃,最后造成交通堵塞。在此过程中双方还发生了身体上的冲突。
      怪象3:暗中互黑。今年的佛山理科状元刘俊言:“清华说北大经济专业太烂”。
      怪象4:利诱考生。用奖学金、专业进行诱惑,有时还打出情感牌。近期,在青岛二中,北大负责招生的老师甚至还搬出来当年“校长推荐上北大”的师哥曹光宇。
      怪象5:分数至上。2015年四川省高考理科第一名是绵阳中学的高志华。该考生在此前的清华和北大的自主招生考试中,连笔试都没过。如今成了状元的高志华成了两校“争夺”的对象。因此,有舆论调侃道,“真是分数至上!”这让自主招生情何以堪?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
      专家观点 >>>
      预录取、重金许诺等违规
    天津市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说,高考发榜以后,就是个别高校“掐尖收割”的时候。高校之间的竞争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种竞争理应在人才培养、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当下混乱的“高校生源战”,已经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应该及时加以制止。 新华网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若存在重金许诺、超越政策等行为,则两所高校这种招生方式涉嫌违规。而对于这两个顶尖学府的做法,熊丙奇指出,最大的弊端还是整个高考制度。 新京报
      微博热议 >>>
      @学渣:原来真有人为了读清华还是北大而烦恼!
      @叹息:教育不是生意啊!
      @平静:说话不要上纲上线,抢生源,不是很正常吗?哪家重点高中不抢顶尖生源?
      @不敢自称专家:名校之间需要竞争,在推进招生公平、革除高校弊端、推进高教改革、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上展开竞赛,而不是暴发户比阔斗富般炫耀揽来多少“状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泰兴生活网微信公众号
    泰兴生活资讯服务平台,招聘求职、房屋租售、家政服务、二手闲置等信息发布!

    QQ|挪车码|手机版|经营性ICP:苏B2-20120344|泰兴生活网 ( 苏ICP备19030850号-1 )|苏公安网络备案:32128302001100 @泰兴生活网版权所有

    Discuz! X3.4Powered by © 2001-201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