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泰兴生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051|回复: 0
    收起左侧

    有一种“父母”叫“隔代家长”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2-5 09:17
  • 签到天数: 2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5-10-9 17: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江苏泰州

    ——本文系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武汉李女士的儿子凯凯上小学三年级,国庆期间,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中有一项是“至少帮妈妈洗一次碗”。李女士让儿子洗碗时却遭到婆婆的阻挠,婆婆认为老师是“瞎胡闹”。(10月5日光明网)

    显然,父母和祖辈对于孩子的教育是有差异的。这位婆婆盲目否定做家务的作用,称其为“瞎胡闹”的做法折射出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教育主体的教育素质跟不上、教育理念和思想观点的陈旧化。

    在不发达的地区,“隔代教育”仍然占着相当大的比重,不明事理的“隔代家长”也有很多。“没事,奶奶去帮你认个错”、“你妈妈小时候还不如你呢”、“再淘气,你爸妈不要你了”……这些都是祖辈教育的“亮点”。或包办了一切,或单纯的溺爱,或娇纵,或只注重养育不注重教育等等,是“隔代家长”的误区,也是盲区。这些对于孩子性格、品质的养成有误导作用。有些“熊孩子”、“野孩子”就是在隔代家长的教育下形成的。

    现今的社会压力的确大,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催化下,养家糊口,在外奔波,是大多数父母的“必修课”。“背井离乡,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城市中谋生,孩子留在家乡,留给爷爷奶奶照看”是大多数家庭的选择。祖辈充当父母的角色,比比皆是;“代际教育”替代“亲子教育”的结果则是祖辈成为培养孙辈的主角。先前热播的电视剧《虎妈猫爸》就是亲子教育、隔代教育针锋相对的缩影。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式的隔代教育的某些方法确实是过时了,用70年代的观点教导孩子树立不了太多、太久的权威,甚至对孩子的终身发展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亲子教育、隔代教育各有利弊,互相补充、磨合才是对孩子教育最好的交代和成全。

    笔者家乡的一位童年玩伴,从小就在爷爷奶奶的陪伴下长大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打工去了远洋。爷爷奶奶对他爱护有加,迁就他、处处顺着他、舍不得他受一丁点儿委屈。他的坏脾气、野脾气就是这样被活生生地惯出来的。在生活上,他就是一个小皇帝;学业上,他是一个小混混。他就是不明事理、糊涂的“隔代家长”培养出的人物。这对孩子、家长、祖辈何尝不是一种悲剧?

    “隔代家长”担承的也是一种家长的义务和责任,理应把“教”与“养”演绎到实处,而不是错误的失却了方向标的养育。“养”和“育”的性质是不同的,“育人”不仅仅是简单的抚养,还得包括对其品德的熏陶、性格的锤炼、责任的培养等。

    爷爷奶奶的疼爱不能够超越育人的底线,守好“教”和“育”的基本底线是重要的。不偏爱、不溺爱,明事理、讲原则的教会孩子怎样做人、如何行事是“隔代家长”应该突破的。自然亲子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只有“亲子教育”和“隔代教育”完美的结合,并朝同一个目标前进,勿以“孩子还小”、“别吓着孩子”等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为借口而忽视了真正的教育。“教”和“养”是耽误不起的事儿,抓好每一次的机会,切莫一失足成千古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泰兴生活网微信公众号
    泰兴生活资讯服务平台,招聘求职、房屋租售、家政服务、二手闲置等信息发布!

    QQ|挪车码|手机版|经营性ICP:苏B2-20120344|泰兴生活网 ( 苏ICP备19030850号-1 )|苏公安网络备案:32128302001100 @泰兴生活网版权所有

    Discuz! X3.4Powered by © 2001-201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