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亮老师毕业于南京晓庄师范教育专业,从事幼儿、小学教育工作十八年。一丝一丝喜、怒、哀、乐的教育瞬间,汇聚、积淀成快乐的教育人生,以下只是教海点滴,记录下与大家共同分享,愿所有的孩子都拥有精彩、快乐的一天、一天、每一天。
笑眼看王子
王子是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男生,大大的脑袋,嘟嘟的脸蛋儿,最喜感的是那双水汪汪的小眼睛,滴溜溜的转着,仿佛有无数个小主意一不小心就会狂奔出来。
笑场1:开学的第一天,王子途经教师办公室,偶遇一站在办公室门口的老师,老师看他可爱,不禁拍了拍他的脑袋说:“哎呦,那个班的小胖胖啊?”哪知他小肥手一扬,斜着眼飘了一眼居高临下的老师道:“喊谁小胖胖啊?我是王子。”然后嘴一撇,很有王子范儿甩手而去,只留下了那一脸愕然,随而哑然失笑的老师。
笑场2:王子第一次上我的课就迟到了,想到这只是一个刚到小学的小朋友,一切可能都还不那么适应,于是我放低声音,俯下身来,温柔地问道:小朋友,怎么会迟到的?谁知人家可不那么买帐,扯着脖子囔囔:“喂,我去上个厕所,不行啊?”看他那个嚣张的样子,我那个火啊,立马燃烧、膨胀,笑脸一收,一脸严肃的质问道:“你什么态度?怎么跟老师说话呢?”哪知你一厉害,那个王梓立马堆上了一脸谄媚的笑容,热情靠近你,拉着你的小衣角,小心的看着你的眼睛轻声说:“哎呀,是这样的,刚才我肚子突然疼了,我就去上了个厕所,一不小心就迟到了。老师,你就不要生气了嘛!”你说这时的我是笑好呢?还是笑好呢?还是笑好呢?
笑场3:这天,课上有书面作业,别的孩子都认真思考,奋笔疾书,哪知这位仁兄,左顾右盼,还不时地去扰扰周边同学,我劈里啪啦地就批了他一顿,批完走了两步还觉得不解气,转而回头。再看王子,正手托胖腮,一脸无邪的看着你,我近乎抓狂地喝道:“不做作业,看什么看?”人家只轻描淡写的回道:“看你好看。”我那脸上一道道黑线呀,看到木有?
笑场4:放学时,看到王子的班主任,立马拉住她,把王子的故事是一一讲述出来。正当我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的絮叨着,王子淡然地从我俩中间穿插而过,你看他一米外突然停住,蓦然回首,一脸灿烂地看着我们,包容地问:嗨,老师,你们在说我么?那句话怎么说来的?正道是闲来莫道他人非呀!
看完后,笑了么?但千万别一笑而过!不可否认王子是一个机灵、思维灵活,善于表达的孩子,却也有着一身的坏毛病:调皮、不爱学习、爱插嘴、无视规范。他懂得察言观色,会耍小聪明、总想着怎么钻空子可以偷偷小懒,少学习一下,又不被批评。此后,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了,得知王子的父母工作很忙,几乎不怎么和孩子一起学习和游戏,都是由爷爷奶奶带。爷爷奶奶就怕孩子吃不饱,穿不暖,对王梓学习习惯的培养几乎为零。
月亮老师来支招:对于孩子排斥学习、不喜欢作业的问题,家长怎么办?
看当今学生的学习现状,大部分找不到学习的乐趣,不喜欢做作业,通常要家长不停催促,能够自己开心做作业的很少。这一幕你们熟悉么:夜深了,妈妈和孩子还在书房争执。妈妈要孩子快点做,可孩子面对太多的作业,面对家长的威逼,心情焦躁,不能一气做完。妈妈看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时还玩,气不打一处来。为了让孩子按时完成作业,什么招都用了:物质刺激、许诺、哄骗,这些都不管用了,情急之下就变成了打、骂。本来作业是孩子的事情,最后倒成了家长的差使。孩子每做完一次家庭作业,家长就像完成一次战斗,苦不堪言。于是家长总在抱怨孩子不用功,这怪谁呢?其实责任大多不在孩子,只能说辅导不太得法,没有培养好孩子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业问题,苦恼了家长,也伤了孩子,从而成为孩子厌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那么如何高效、快乐地做作业呢?这些都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息息有关。
(一)放学后先吃水果----孩子学习了一下午,大脑累了,肚子也饿了。先让孩子边吃些水果。
为何要这样做?水果里有果糖,吃了后很快就变成葡萄糖,即血糖。大脑神经细胞工作时需要的能量是葡萄糖,人体2/3的葡萄糖都是供应给神经系统的。孩子大脑工作了一下午,体内葡萄糖消耗得差不多了,要及时补充。孩子休息10分36钟,大脑有了能量,然后就可以做作业了。
(二)晚饭前做作业----作业在晚饭后进行,对孩子的作业效率是不利的。
为何要这样做?人人都有这样感觉:在饱餐后就会懒洋洋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吃到胃里的食物,需要消化,消化需要血液。这时浑身大部分的血液都流到胃部来加工刚刚吃进的大量食物。这样一来,流向大脑里的血液也就减少了。这时,大脑处于供血不足的状态。特别是食量大而又吃大鱼大肉的孩子更糟糕。如果在这个时候做作业孩子不情愿,孩子的注意力也不集中,大脑效率也低。因此,我提倡孩子作业在晚饭前进行,晚饭的时间是可以控制的。如做不到晚饭前做完作业,就要在吃晚饭后休息半小时左右再做作业。
(三)在好事前做作业----每个孩子都有喜欢的业余活动。或看动画片,或游戏,或体育活动。若你孩子最喜欢看动画片,可以,但必须做完作业。假设动画片是在6点播,孩子就要在5点开始做作业,六点前完成,还必须保证质量,否则,也不可做喜欢的事情。和孩子达成协议,写在纸上,签上名字,贴在醒目的地方。孩子每天遵守协议,雷打不动。
为何这样做呢?孩子做作业是非常辛苦的,大脑很疲劳。有时孩子要抵抗很多不利的因素才能完成作业。在做完一件疲劳的事情,然后再让他做他最喜欢的事情,就等于给他一个安慰,一个奖赏。孩子作业能和快乐连接起来,就会愿意学习,也容易形成习惯,否则相反。
如果孩子放学回来找吃的,看电视、打游戏,接着和大人吃饭,磨蹭一会儿,又洗澡,到了要睡觉的时间,作业还没做。也就是说孩子一回家就把所能享受的都享受了,才不得不做作业。这时孩子也没有了能激发好好作业的动力,就没了好好作业的劲头了。由于长期过晚过多的作业耽误了睡觉,孩子的生活就进入恶性循环。
(四)建议这样做作业 ----和孩子达成协议,允许孩子做一会作业,休息一会。这可能与传统教育观念相抵,别急,先来听听为何这样做:当孩子用心做作业时,孩子的大脑神经系统高速地运转,十几分钟后,大脑的葡萄糖就供应不足了。如果孩子不主动停止工作,大脑就会形成压力,大脑为了转移压力,就会指示孩子去玩一会儿减减压。此时,不是孩子贪玩,而是他的大脑要孩子玩。家长可能不太了解这些生理因素,因此,往往就责怪孩子不用功了,对孩子这是不公平的。
在我们明白了这些科学道理后,主动让孩子玩,并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参照以往的作业持续时间和学校布置作业的情况,来确定做作业和玩的时间。当孩子休息后,身体血液循环到大脑,补充了葡萄糖,也就有了精神。这时的作业效果是最好的。当孩子很用功地做了一定时间的作业后,最好是在孩子疲劳前,让孩子玩8~10分钟,玩的地点不要在书房,玩的内容不能看电视或游戏机,书房就是学习的地方。当孩子玩的时间到了,按时把孩子送进书房,不要随意变动。孩子学一会,玩一会,让学和玩挂钩,就会形成良性循环,孩子也会慢慢在大脑里形成一个习惯性连接,即学习——快乐。这样发展下来,孩子对学习感兴趣了,作业效率就提高了,从而激发起孩子学习的欲望,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会自然形成了。
重要提示:孩子玩的内容要注意,不能看电视,不能打游戏。可以玩简单玩具、看画书、或什么也不干,放松自己,哪怕是在地板上打滚。孩子玩的地点离开书房玩。如在书房玩的开心,形成习惯,一进书房大脑神经系统就进入玩的状态,会抑制大脑的学习神经系统。
(五)不要加作业 ----有时家长看到孩子很快做完作业,怕浪费时间,就给孩子加作业。这是我们家长急功近利的表现。你可能不知道这样做,会破坏孩子作业感,最后孩子不喜欢做作业,不喜欢学习。当然,有的孩子主动提出要多做作业,家长可以考虑。但聪明的家长此时限制多做作业的欲望会有更佳效果,就像好吃的东西不要一次性吃太多是一样的。孩子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你急什么?如果孩子有闲暇时间,可以让孩子阅读他感兴趣的带有彩色图片的故事书,或根据孩子的阅读能力安排他看其他种类的书。
(六)做作业时可以播放古典音乐 ----如果作业比较多,孩子又喜欢音乐,可以播放古典音乐。我这里指一些轻音乐或是协奏曲,速度可在60~70拍/分钟,如亨得尔的《水上音乐》等。孩子边听古典音乐,边做作业。这样能缓解孩子的疲劳,延长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七)优化作业环境(书房)----孩子喜欢作业,就能喜欢学习。因此,要关注孩子作业的环境。如有条件,家长可单独给孩子一个房间作为书房,如果孩子的书房和睡房一体,就把书房和睡房用隔下来,形成独一间。书房也可按照孩子的意愿装饰,放一套能播放音乐的音响系统。告诉孩子,书房只有做作业的时候才可以用,作业完毕要立即离开。
(八)不在书房批评孩子---- 如果要批评孩子,把孩子领出书房。要让孩子切身感觉书房是获得快乐的地方。即高高兴兴把孩子送进书房,高高兴兴把孩子领出书房。把书房当作孩子的学习圣地和获得快乐和自信的场所,把书房变成训斥、唠叨、打骂孩子的场所是不妥当的,这样孩子以后一进书房就会痛苦,因此,别在书房批评孩子。
(九)形成节律 ----孩子放学回家,一直到睡觉,学习和活动地点、内容和时间必须固定。在孩子适应了科学的作息时间后,就雷打不动。这一点对于孩子的现在和未来十分重要。那些高考状元都有极强的生活和学习规律。
以上讲的作业方法,基本适合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但并不一定每个孩子都适合,家长要参考而行。教育方法从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视孩子具体情况,因人而异才行。但有一条:孩子每一项学习活动,都要和快乐连接。这一原则,要贯彻始终。这需要教育者的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