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泰兴生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945|回复: 0
    收起左侧

    教育要给孩子一个“幽默救生圈”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3-20 10: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江苏泰州

    北大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引发网友“吐槽”,其中一道题让学生用“北大、清华、高考、状元”四个词,编一段150字的笑话,要求积极健康、幽默诙谐、机智风趣。一名考生说:“看到这个题目,掀桌子的心都有了。”

    “掀桌子的心都有了”,凸显自招考题让考生多么“抓狂”。假如这种“抓狂”只是个案或者特例,想必不会引发网友“吐槽”。从记者随机采访看,众考生纷纷表示此题“好瓜”“好冷”,有的甚至“当场就懵了”,可见“编笑话”的考题确实难倒了众考生,远远超出他们的应考预期,令他们大跌眼镜措手不及。


            客观分析,对即将步入高校、已有一定人生阅历的青少年来说,编一则笑话应该不难,然而为何他们普遍犯怵?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院长陈俊明教授认为,无论是“清华”和“北大”,还是“高考”和“状元”,在缺乏幽默感的中国式思维里,都是非常庄重、正式的词,随意拿它们开玩笑,可能有失敬重。

    陈教授的解读不无道理,然而笔者认为,不会编笑话的深层次原因,恐怕是青少年内心“笑元素”的缺乏,头脑里幽默细胞的稀少,这与教育教学氛围以及社会大环境密不可分。一则,现实中的教育目的普遍偏功利。我们的教育一直强调学习目的明确,学生自踏入校门起,即反复接受老师耳提面命,“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可以做什么”等等导致学习丧失快乐的心灵体验,变成沉重的负担。相比起来,大部分外国孩子则在“无意义”“无目的”前提下,发现读书学习的乐趣,并养成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二则,缺乏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校园里教师讲授争分夺秒,学生做题惜时如金,师生同在题海遨游,犹觉时间不够,“正经事”每天做不完,哪有时间讲笑话?三则,教学规矩太多甚至苛刻。比如从中国学生上课一律正襟危坐、小学生要将“双手叠放于体后”,而国外课堂却是师生团团围坐谈笑风生。

    此外,还有社会大环境影响。在成人世界里,不只是“庄重、正式的词”不能拿来戏谑,庄重、正式的场合以及领域都不能开玩笑。很多本该轻松幽默的场合、领域,中国人都严重缺乏“笑元素”。

    没有源头活水,怎有“如许清渠”?法国思想家拉布说:“幽默是生活波涛中的救生圈。”孩子们置身题海波涛中,需要“幽默救生圈”救赎;教育教学改革,既要采取得力措施助孩子们脱离题海波涛,也要加紧补上幽默课,培养孩子们有智慧、有情趣的气质和从容自信的风采。(涂启智)

    (光明日报 涂启智)

      (新华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泰兴生活网微信公众号
    泰兴生活资讯服务平台,招聘求职、房屋租售、家政服务、二手闲置等信息发布!

    QQ|挪车码|手机版|经营性ICP:苏B2-20120344|泰兴生活网 ( 苏ICP备19030850号-1 )|苏公安网络备案:32128302001100 @泰兴生活网版权所有

    Discuz! X3.4Powered by © 2001-201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