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的水下街景服务是在去年九月推出的,但该公司的海洋项目实际上开始于六年前。当时,Keyhole(被谷歌收购后成为Google Earth)的一名创始人希望对海洋加以测绘。此后几年中,谷歌的海洋测绘工作已经开展起来,但推出水下街景服务仍然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添加海洋数据,让我们的地图数据变得更加全面。这样你就能找到从你家去海龟家的路了。”谷歌的詹妮弗·奥斯汀·福克斯 (Jennifer Austin Foulkes)说:“到目前为止,谷歌已经推出了6个地点的水下街景,包括的瓦胡岛、茂伊岛和大堡礁附近的一些地方。” 由于这个项目带有很强的科学性质,团队在影像拍摄方面制定了严格的规定。理查德·维维斯(Richard Vevers)是Catlin Seaview Survey(谷歌在这个项目中的合作伙伴)总监,他说,他的团队在这个项目中使用的摄像机跟谷歌街景车上的摄像机存在很大的不同。例如,该团队必须使用更大的广角镜头。水下摄像机的前端有三个水下摄像头,每三秒钟拍摄一次。其中一个摄像头朝着下方,这是拍摄珊瑚礁的一般做法。设备背后有一个平板电脑,可以用来控制摄像机。 通常来说,潜水员潜一次水要拍摄2公里长的距离,每个摄像头会拍下3000至4000张图片。团队每天潜水三次,每次持续大约一个小时。总体而言,团队到目前为止已经拍摄了约15万张照片,维维斯希望在未来几个月,这个数字能成倍增长。从长远来看,该团队希望制造出潜水员参与较少的摄像系统,可以在水下停留12小时或更长时间。这种技术其实已经出现,但需要做些调整,以适应街景服务的需要。 除了使用普通摄像头之外,该团队也在测试用立体摄象头拍摄3D图像。最近团队还尝试提供水下Hangout,用Photo Spheres来吸引公众。 每个摄像系统的成本约为5万美元,目前一共有四个,其中两个还没有下过水。 为了把水下数据添加到街景服务中,维维斯使用了谷歌的标准 Business Photos工具。图像的实际位置是用三角测量法确定的。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拍摄的影像也免费提供给科学家们使用。
团队目前侧重的范围是美洲海域,但计划在未来三年内为世界各大洋提供水下街景(显然只是海洋中的少数地方 —— 不是海洋中的所有地方)。团队的另一个侧重点是,在众包数据方面,以及开发更好的识别算法方面,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参与。现有的算法只能处理朝下的摄像头拍摄的影像,但该团队希望能创建工具来处理所有摄像头产生的数据。 维维斯特别指出,鉴于海洋目前遭受的各种威胁,这个项目显然有其严肃的一面。他认为街景服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可以告知公众,海洋当前面临着什么威胁。 “人们没有动力去保护他们无法看到的东西。”他说。大多数人不会潜水,但是我们可以让他们进行“视觉化潜水”。Vevers特地指出,如果不让公众和决策者了解状况,那么科研活动就没有了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