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泰兴生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833|回复: 0
    收起左侧

    疑因掏耳朵导致破伤风 一度生命垂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2-11 10: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江苏泰州

    过年本是团圆的日子,但27岁的陕北小伙闫小义却因出现脖子僵硬,身体不时抽搐等症状被送入医院抢救,一度生命垂危,初步怀疑是因掏耳朵时不慎出血,引发破伤风。昨晚8时,记者赶到西京医院急救中心创伤抢救室时,闫小义仍在接受紧急抢救。

    去年11月

    感觉右耳有异物治疗时耳朵内侧被划破

    闫小义是绥德县满堂川乡闫家沟村人,今年27岁。

    父亲闫尚维告诉记者,小义去年年底刚结婚,在兴平市生活。去年11月左右,闫小义感觉右耳朵里有存在异物的感觉,自己一直掏不出来,多次前往绥德当地医院求助。最终在第三次治疗时,有所好转,但当时医生在使用医疗器械时,不慎将其耳朵内侧划破。当时闫尚维是陪儿子一起去的,“当时他耳朵里流了点血,但也没在意,撕了点餐巾纸擦了擦就了事了。”闫尚维说。

    2月7日

    嘴巴张不开身体抽搐怀疑耳朵发炎引起脑炎

    闫小义的姐姐介绍,当时没什么事,但到了今年2月5日(正月初六),在兴平的闫小义突然耳朵疼,开始还能说话,只是胳膊和腿有点使不上力气,第二天家人带他去兴平市人民医院看病,医生给开了点消炎药。但是回去后,闫小义的嘴无法张开了。

    到2月7日,闫小义的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脖子僵硬,身体不时抽搐,口吐白沫等症状。家人连忙再次将其送往兴平市人民医院。经过院方诊断,怀疑他是由耳朵发炎引起的脑炎,又转到咸阳市一家医院,都说难治。2月9日中午,家人将其送入西京医院。

    昨晚8时许

    经抢救生命体征平稳初步判断是破伤风

    昨晚8时许,记者前往西京医院时,闫小义的家人说,由于破伤风患者需要一个安静、避光的环境治疗,因此医院不允许其他人进入抢救室探望。

    昨晚8时40分许,闫小义的主治医师王玮告诉记者,经过全力抢救,目前病人的生命体征平稳,经过此前三次集中会诊,初步判断是破伤风,不排除是由于病人此前掏耳朵引起的。当前医院正在采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和破伤风抗毒素进行救治,截至目前治疗手段是有效的。但是最大的风险是担心病人呼吸肌痉挛、强直而导致呼吸衰竭,这是破伤风常见的死亡原因。对此,昨晚9时许,西京医院又紧急召开第四次集中会诊,对闫小义的病情进一步分析。

    给您提个醒

    生活中的小伤口千万别忽视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外毒素导致的神经系统中毒性疾病,这种疾病以肌肉强直为特征,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在10~40%左右。

    西京医院急救中心主治医师王玮介绍,一般情况下,任何一种外伤,开放或闭合的伤口,都可能感染破伤风杆菌。常见的感染情况是一些深度、闭合的伤口,或由严重污染的器械或外部材料导致出现的伤口,会更容易引起感染。

    感染破伤风杆菌后,大部分病人通常有7-14天的潜伏期,这段期间可能没有任何感觉,一旦发病,情况就比较危险。因此,对于生活中的小伤口,也不要忽视,应及早到正规医院就诊,早期肌注破伤风抗毒素可以有效防治,这在普通门诊就能实现。

    掏耳不宜太频繁怎么掏才安全

    一般来说,耵聍,俗称“耳屎”会随着人们的咀嚼、张口或打哈欠的活动而自行脱落,并不需要频繁掏耳,一般10天左右一次即可。

    西京医院急救中心主治医师王玮介绍,人体外耳道皮肤非常脆弱,掏耳朵时用力不当就会引起外耳道损伤、发炎、溃烂。用力过猛甚至可能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发展成中耳炎,甚至可能引起耳聋。另外,一些金属、塑料材质的掏耳勺质地坚硬,容易对耳道造成损伤;指甲缝易藏匿细菌,不宜用来掏耳朵。

    如果自己掏耳朵,最好用棉棒。轻轻地将棉签头拽蓬松,以防缠绕过紧的棉棒划伤耳道,然后用其在外耳道转动,耳朵朝下,耵聍就出来了。屑状的可以适当使用棉棒,如果是大颗粒的话,应用温水或是专用药水滴进耳朵,过几分钟后再轻轻掏出。


    【免责声明】:泰兴生活网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微信311951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泰兴生活网微信公众号
    泰兴生活资讯服务平台,招聘求职、房屋租售、家政服务、二手闲置等信息发布!

    QQ|挪车码|手机版|经营性ICP:苏B2-20120344|泰兴生活网 ( 苏ICP备19030850号-1 )|苏公安网络备案:32128302001100 @泰兴生活网版权所有

    Discuz! X3.4Powered by © 2001-201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