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我微信吧,晚上微信吧!”如今,微信已经成为人们互相交流与沟通的平台,但不要以为“加你的”都是“好友”,一些骗子也正盯准微信,通过微信上当受骗的事件也层出不穷。
□东方今报记者 耿彩霞
“剩女”微信相亲 被“高富帅”骗走47万 大龄“剩女”小盈已经30岁,家里催着她赶紧相亲、结婚。小盈通过微信认识了“微友”陈某,在微信聊天中,她得知陈某跟着父亲做大型煤炭生意,家庭条件殷实。很快,两人便见了面,并确定了恋爱关系。在取得小盈的信任后,陈某以两人共同的幸福生活为由,劝说她拿出一部分钱来做煤炭生意和放贷。晓盈佩服男友“有远见”,便拿出自己积攒的“嫁妆”交给陈某。一个月,晓盈共给陈某现金47万元。不料,陈某自此杳无音讯,原来经常联系的手机号码也成了空号。晓盈经过多方查找,得到的消息竟是男友所驾的“奥迪”车是租借来的。
木马伪装成“照片”微信接收搬空账户 何小姐是一位经营网店的卖家,平时也在微信的朋友圈里分享自己的商品。近日,一名“买家”在网上联系何小姐找一款手机照片上的女装,何小姐加了该“买家”的微信,并收到一条所谓“衣服照片”的链接地址,点击进去,链接弹出一个下载安装的授权提示,何小姐没有细看便进行了安装,结果,图片没打开,支付宝账户里的资金却被消费一空了。 原来,这个所谓的“买家”通过微信给何小姐发送的并非样品照片,而是一个手机木马病毒。何小姐下载安装后,手机便被木马入侵,病毒控制了短信的内容。随后骗子修改何小姐的支付宝密码,作为修改密码枢纽的“手机校验码”在内的所有短信都被转发到了骗子手机上,骗子借此进入支付宝账户,造成了何小姐的资金损失。
支招
焦作市公安局宣传科副科长高武剑称,随着微信用户的普及,一些不法分子纷纷盯住这个“行业”,通过微信获取个人信息,对其亲朋好友进行诈骗的案件并不少。高科长提醒,“微友”要做好隐私保护,不要随意打开微信上的“附近的人”、“摇一摇”等功能,随意在聊天工具上认识一些陌生人,同时,不要在微信工具上轻信直接提出金钱要求的信息,在汇款或转账前,要跟当事人进行核实。 焦作市工商局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参加微信点“赞”这类活动,微友最关心的是商家及商品的真实性。以企业名义申请的公众账号,微信要求先经过工商等第三方资格认证,而个人申请的公众账号则不需要进行资格认证,一些不良商家因此“钻空子”。“微友在点‘赞’过程中千万要看仔细商家设置的条件,点赞没拿到奖品,可以通过截图等方式,保存好证据,然后再投诉。”
如何堵住这些漏洞
漏洞一:搜号码找到你 可能风险:骗子随便输入一个号码,就能看到这个人的姓名、照片、居住地,然后…… 解决办法:赶快关闭这个漏洞。最好将你的姓名换成“大师兄、二师弟”一类的昵称,不要用你的真实姓名,不要用你的真实头像,不要关联你的居住地。 漏洞二:掌握你的朋友圈 可能风险:你QQ上泡的MM、胡吹海聊的朋友……别人都可以知道并查看真身。 解决办法:赶快解除和QQ号码的绑定。点击微信设置——我的账号——QQ号,如果绑定了,赶紧解除绑定! 漏洞三:手机号码泄露 可能风险:点了微信里面的“附近的人”,看看谁在用微信,其实这也让“附近的人”知道了你的手机号码。 解决办法:抑制住自己的那一点点好奇心吧,不要点击查看“附近的人”。 漏洞四:允许陌生人看照片 可能风险:如果你是拍照控,整天没事就喜欢拍个照片发到微博,或者是发到微信,这有利于陌生人辨识你及你周围的环境。 解决办法:赶紧点击微信设置——隐私——朋友圈权限——允许陌生人查看十张照片,关闭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