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泰兴生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176|回复: 1
    收起左侧

    苏轼喜酒但不善饮 深谙茶道曾移栽百年老茶树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6-2 05:55
  • 签到天数: 113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4-4-30 15: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江苏泰州

      苏轼《啜茶帖》 书于1080年(元丰三年)行书,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rBUyL1Ngntm-I73gAAExEl_p5Ac404.jpg

      作为一个中国古典文人,苏轼是既好酒又好茶,这两种爱好很能代表他的性格特质。酒之张扬、豪迈,茶之清雅、闲适,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融合。


      苏轼以好酒出名,多是因为他的诗词,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又如“料峭寒风吹酒醒,微冷”。其实,苏轼喜酒却并不善饮,有“吾少时望见酒杯而醉”之文,而对于茶,则大不一样,不仅善饮、善品,而且对于如何煎茶也很有研究。比如在《汲江煎茶》一诗中,就生动地描述了煎茶和饮茶的过程: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这首著名的茶诗,是苏东坡流放海南儋耳时所作。为了饮一盏好茶,诗人不惜在夜间摸着黑,踩着石头,临江取水。用大瓢舀水倾入瓮中,月影也跟着倒了进去……回到家中,一边生炉煎茶,一边坐听松涛。煎好之后,不顾空腹,忍不住海饮三碗,却又造成了失眠,只好坐听打更之声以盼天明。


      苏轼不仅自己汲水、生火、煎茶,对于磨茶也很精通。所谓磨茶,是指盛行于中国古代的一种制茶工艺或茶道。选取春日之绿茶,在采摘前一旬到一月之间,搭棚覆盖遮阳,以增加茶之香气。采下茶叶后,再蒸茶杀青,以求得特别的口感。饮茶之时,用石磨将茶团碾细,再将筛出的茶末放进茶盏,注入滚烫的开水。


      苏轼对磨茶十分看重,因此对磨茶的器具——茶磨相当讲究。在《次韵董夷仲茶磨》一诗中,他特别赞扬了四川一带出产的良磨:


      岁久讲求知处所,


      佳者出自衡山窟。


      巴蜀石工强镌凿,


      理疏性软良可咄。


      好磨磨出的好茶,苏轼十分珍惜,要亲自拿去泡茶,“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


      苏轼对茶的热爱,是全方位的。他不仅品尝,煎茶,磨茶,甚至还能栽种茶树。在《种茶》一诗中,他描写了自己如何移栽一棵老茶树的过程。百年老茶树,已经被遗弃,但苏轼却选择了一个春雨如油的好时节,将其移到了自己的园中。在他的细心呵护下,老茶树重现活力,长出了上好的茶叶。


      松间旅生茶,已与松俱瘦。


      茨棘尚未容,蒙翳争交构。


      天公所遗弃,百岁仍稚幼。


      紫笋虽不长,孤根乃独寿。


      移栽白鹤岭,土软春雨后。


      弥旬得连阴,似许晚遂茂。


      苏轼深谙茶道,写过不少茶诗,其中贬居黄州时作的《寄周安孺茶》被视为他最具代表性的咏茶之作:


      大哉天宇内,植物知几族?


      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


      名从姬旦始,渐播桐君录。


      赋咏谁最先?厥传惟杜育。


      唐人未知好,论著始于陆。


      常李亦清流,当年慕高躅。


      遂使天下士,嗜此偶于俗。


      ……


      苦畏梅润侵,暖须人气燠。


      有如刚耿性,不受纤芥触。


      又若廉夫心,难将微秽渎。


      晴天敞虚府,石碾破轻绿。


      永日遇闲宾,乳泉发新馥。


      香浓夺兰露,色嫩欺秋菊。


      这首长诗,不仅详述了茶的历史、茶的制作、饮茶之乐,也在茶身上寄寓了高远幽雅、不落凡尘的情怀。苏轼一生不合时宜,在政治上处于党争的夹缝之间,多次被贬、流放。但他却乐观旷达、超凡脱俗。“清风击两腋,去欲凌鸿鹄。”一盏好茶,随缘自适,苏轼不仅为后世留下了伟大的作品,自己也在艰难的外部环境下,度过了高质量的一生。



    春晓秋韵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4-5-7 10: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天津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泰兴生活网微信公众号
    泰兴生活资讯服务平台,招聘求职、房屋租售、家政服务、二手闲置等信息发布!

    QQ|挪车码|手机版|经营性ICP:苏B2-20120344|泰兴生活网 ( 苏ICP备19030850号-1 )|苏公安网络备案:32128302001100 @泰兴生活网版权所有

    Discuz! X3.4Powered by © 2001-201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