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8-18 07:44 |
---|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
几个寒暑经过,有些人还是过着单身又不甘寂寞的日子,另一些人虽有另一半陪伴,但并不快乐。有没有可能在30岁时,就将自己的爱情好好做个定位?我整理了7 个亲密关系里重要的议题,或许在今年夏天,我们都能好好的检视自己,建立关系。
■ 确认自己的5 大需求
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有一些目标。或许现在对你来说,恋爱与婚姻并不是头等重要的事,但也有可能,你只是在逃避对于亲密的需求,嘴巴上说不想结婚,其实只是怕再失去。
北美著名的婚姻治疗师Gary Chapman 曾提出5个在亲密关系里的需求,你可以问自己,现在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 自主:能够自在地做自己,为自己做决定,不受限于其他人。
□ 娱乐:经历开心、疯狂、刺激与新奇。
□ 心灵安适:感受心的平静与安全感。
□ 追寻意义:了解自己是谁、这辈子最想做的事等。
□ 爱与被爱:想要为一个人付出,或是被他照顾、看重的感觉。
如果你现在是单身,可以找个地方静下来,试着评估看看,身边有没有可以满足你这些需求的人?之所以没有进展,是因为他缺乏哪些部分?如果你现在已经有伴侣,这里的哪一项,是你很重视,但他没有做好的?反观你呢?你有做到他真正需要的吗?
■ 用“XYZ 法”表达感受
有些人会重复“季节性”的感情,春去秋散,夏至冬离,不是因为爱得不够深,而是因为不懂经营。热恋结束后,我们远比爱情开始时需要更多的沟通技巧。记得戈登曾描述了一个能帮你有效阐述你的问题的XYZ模型——
□ 描述给你带来问题的具体行为(X)。这有助于你在急于给出反馈时避免给出一种评价性的或者泛泛回答的倾向。
□ 列出这些行为详细的、可见的后果(Y)。简单明白地告诉对方,其行为给你带来的问题,通常是使他们发生改变的有效刺激。
□ 描述你对问题结果的感受(Z)。重要的是不仅要使对方了解哪些行为妨碍了你,而且要解释它如何通过带给你挫折、愤怒或不安全等感受来影响你。解释这些感受在怎样干扰你的工作。
简单说就是:“我有一个问题,当你做X时,导致了结果Y,而我的感觉是Z。”
倘若对方是一个说这种话会感到很尴尬,或表达能力不太好的人,你也可以尝试替他说说看,例如“是不是因为我昨晚和客户去居酒屋(X)没接电话(Y),你觉得很不安(Z)?”通常在你愿意说出自己的感觉和看法之后,对方也能慢慢地说出一些些。
■ 写封感谢信给旧爱,让悲伤止步
很多人现在无法放手去爱,是因为他们还困在过去某段悲伤里。幸好,我们还是有些方法,可以试着让自己慢慢走出来。
心理学家李秀平、Wei Liyuan 与Dilip Soman 曾于新加坡进行一项有趣的实验,请18-25 岁的人写下最近他们感到后悔的事(或一件想强烈要做到却未能完成的“未竟之事”)。参加者分成两组,一组请他们将写好的纸放进信封当中,另一组不放。结果发现,有放进信封的那组,后悔、内疚、悲伤、担忧和惭愧情绪比另一组少。
为什么情绪会被舒缓?当你将难过的情绪写下,放进信封里封存起来,就达到了“心理完成”的效果。很多悲伤的过往之所以难忘,是因为那些曾经的痛或美好太过鲜明,事实上,研究中将记忆存封起来的那一组,比起另一组记得较少的事件细节。
悲伤疗愈协会的约翰·詹姆斯与罗素·傅里曼也指出,告别情伤的方法之一,就是写封感谢信给旧爱。找个你信任的人,在隐密空间中将信念给他听(他不需做任何事,只要听就好),之后给彼此大大的拥抱。如果你觉得这样很别扭,也可以找一个空旷地方,自己大声念出来,然后放进信封封起来。
■ 认清彼此的婚姻价值观
国内学者高旭繁与陆洛的研究指出,夫妻双方在重要的价值、态度、情感、行为意向上愈一致,也愈幸福。事实上,我们最近做的研究发现,婚姻价值观相似的夫妻,感情愈和谐。我们问102对伴侣如下问题:
□ 孩子受挫时,你会帮忙他,还是让他自己解决?
□ 你觉得教养孩子,应该主要由先生或太太负责?
□ 洗衣、准备食物、整理环境等家务通常谁来做?
爱会改变一个人,但一段好的感情会带你走向希望的地方,而不适合你的感情,则会让你活在反复的自我怀疑里。研究显示,如果你和对方在一起时,逐渐朝“理想我”迈进,那么他比较偏向“伴你成长”型;但如果你总觉得自己被他限制得喘不过气,那么,他可能是“绊你成长”型。问题是,你怎么知道他是哪一种?你可以问自己下面这3 个问题:
□ 跟他在一起时,多半是快乐的(还是委屈恐惧的)?
□ 跟他在一起时,能呈现出最真实原本的自己(还是常常需要假装)?
□ 跟他在一起时,他会鼓励、关注你(或责备忽视你)?
如果你的答案较偏向括号外面的,表示对方是“伴你成长”型,如果偏向括号里面的,可能要考虑,他真的能陪你走向理想中的未来吗?
■ 练习“爱的3个时间”
要维系一段关系,最重要的有3个时间:
□ “亲密时间”是你跟他身体接触、接吻拥抱、说一些恶心甜蜜话的时间。这时间跟亲密、激情有关,也是一开始我们会爱上对方的关键。关系走到后来会变得乏味,很多是因为不再互相搔痒、不再用奇怪的声音说话。
□ “琐事时间”是你们每天交换日常生活所见,从世足赛聊到同事龟毛的时间。你不会跟路人甲或好朋友聊你早上吃什么、晚上要去哪里,但如果对方是你的重要他人,你就会希望将生活分享给他,包括这些琐事。
□ “沟通时间”是你跟他好好讨论“关于你们两人议题”的时间,可能是最近都觉得他不太在乎你、之后要搬到哪里同居等。有些情侣相处到后期,不满累积很久,但又怕破坏关系而不敢说,或觉得说了也无济于事。结果愈不说愈疏远,愈疏远又愈不敢说。许多爱会走到无法重来,往往是因为害怕冲突而重复躲藏。
如果你最近觉得跟你在意的对象之间变得有点“怪怪的”,试着问问看自己,是不是偏向下面3 种情况的其中一种(或是下面几种的组合)——
□ “不知为何,我觉得最近我们俩好像淡了。每周散心吃饭,变得没有好,但也没不好。”(缺乏亲密时间)
□ “白天每每遇到好玩可乐的事情我都攒下了,只等着晚上回家说给他听。只是,近来他下班回家要么一个人躲在书房埋头看书,要么瘫软在沙发上安静地看电视,我也就没了说的兴致。”(缺乏琐事时间)
□ “跟他商量个事情,他总是‘哦,好!’,即便他很不情愿的事情,他也就皱个眉不吱声,表面上看什么都是在听我的,可我感觉整个地被隔离了。”(缺乏沟通时间)
很多关系走到最后变得苦涩,不是因为两人不去经营,而是输给了忙碌生活中的汲汲营营。很久没有一起散长长的步分享亲密、不再愿意为了一个症结讨论沟通、或是忘了关怀彼此的琐碎生活。这三种时间可缺一不可哦。
■ 坦然接受自己的脆弱
布芮尼?布朗(Brené Brown)在《脆弱的力量》一书中提到了一个重要概念:能坦然接受自己脆弱的人,才能有勇气,也才能拥有一段幸福的关系。
“我们生活在脆弱的世界里,而我们应付脆弱的方式之一,就是麻痹脆弱感。但你无法‘选择’麻痹的情感。你不能说,我不喜欢悲伤、羞耻、害怕、失望等,就去喝啤酒和吃香蕉坚果松饼解闷。要麻痹难过的感觉,就要麻痹怜悯、喜悦与感激。以后,当我们麻痹快乐后感到痛苦,当我们追求目标与意义后感到脆弱,只好去喝啤酒和吃香蕉坚果松饼解闷。如此,变成恶性循环。”布朗在TED 演讲中的这段话,感动、也惊醒了许多人。
因为人生中许多美好感觉,都来自与他人的连结。当你放弃了与人的真诚连结以免受伤,同时也放弃了真实的快乐与归属。真正的爱是即使知道这段关系不一定通往永恒,却还是愿意去相信、去尝试。
真正的永恒,并不是从现在开始的延伸,而是珍惜每个开心难过、真心交会的瞬间。
后记:
在30几岁时定位爱情,并不一定会让幸福降临;但如果你开始学着用这些观点重新看待自己和关系,或许你更能在伤痛和害怕中,定位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