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一个少年郎,真真正正的少年郎,平平俗俗的少年郎。
五官并不算俊朗、形象并不算清秀、身材并不算高壮、走在人群之中,无非也只是滚滚红尘里多如牛毛的饮食男女之一。在别人看来,他并不曾有什么出奇之处,但他固执地认为,他,有那么一点与众不同。
关于思想
出身书香门第,自幼教化熏陶,思想颇受感染。好孔孟老庄,诸子百家;喜四书五经,春秋论语;爱兵书战策,史记汉书;读诗经尔雅,离骚国风。
先秦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杂剧,明清小说,浩瀚无垠的文化瑰宝,无一不是他的最爱。
横贯东西,纵观古今。曾同但丁共赋神曲,与高尔基共历童年,同在人间,同读我的大学;为托尔斯泰简单的坟墓而感动,也曾与尼采共为成就太阳而疯狂,也曾与凡高同醉于向日葵中,也曾与卢梭同作孤独散步者的遐想。
…………
生活中,吃穿并不讲究,有钱即是买书。他相信,积千金不如藏百书,藏百书不如阅百书。他执著于爱好,理想。然行走在这个灯红酒绿霓虹闪烁的社会,人们不再依恋于浩瀚文海中的瑰宝,却把浮躁之极的曾经蛮夷文化视为经典,奉为上宾,把那些狗屁不通的陈词滥调,所谓的青春文学传诵。一个个有志的青年在这些所谓“文学”的影响下堕落。对此,他茫然了,他不明白,是他抛弃了时代还是时代抛弃了他。在他看来,这些时尚潮流,摩登丽人,新潮文化,无非只是时间长河中的小丑,过了一夜就会被世界所遗忘。既不愿、也不忍、更不能把时间、精力、生命赋予这些摩登丽人,时尚男女。他不明白,为何人心如此浮躁,他不知道从何时起他被人视为了异类,古董。也许,他和这个摩登社会有些不融。但他坚信,他的选择是对的,数十年后,当那些时尚青年为曾经的浅薄无知,作践年华而悔恨时,他,却以一个长者之姿,站在了时代的高度。
他好文,亦好武,他羡慕太白那啸长剑气的三分豪酒,他羡慕易水旁边燕歌高唱的壮士;他也愿如霸王力敌万人,也愿似侠客游方天下。羽扇纶巾,腰悬三尺剑,斩尽天下不平人,削尽世间不平事。在朝纲麒麟阁上臣,在深山虎豹关中将。这,是他的理想!
他,性情中人,耿直不讳,喜怒言于表。喜则哈哈大笑,怒则黑发冲冠,哀则噎噎抽泣,他不愿隐藏什么,也没什么可隐藏。人若是习惯了以面具对待他人,那是否最终也会以面具对待自己。他始终想着这个不是问题不该他想的问题,但很遗憾,还是那句话,他不知从何时起被视为了异端,另类。真性情的流露并不曾为他带来良好的结局,却让他屡屡碰壁,受伤,鲜血淋漓。试想,一只刺猬,当身上的刺全被无情拔掉拔光之后,会是怎样的疼痛!是否也会变得圆滑世故?人情真的冷暖?世态真的炎凉?这似乎又是一个不是问题不该他想的问题,但他还是想了!
想了,又能说些什么呢?一切都是思想“作祟”!
他苦笑,因为欲哭无泪。
牙缝里艰难地迸出了两个字——矛盾。
依旧苦笑。
节日
节日是什么?
一种文化,一种期盼,一种氛围,一种人情。
于端午怀念三闾大夫,于中秋享受月圆人圆,于重阳携兄弟登高,遍插茱萸,于七夕之际,向往鹊桥相会。于六一之时,戏乐儿时年华,于元宵之际,提一盏灯笼,走在旷野,寻朋找友…………
除夕,三十,回家。
他向往于一切传统节日,醉心于各种传说。
凄伤三闾大夫的无奈,凄伤嫦娥的孤寂,凄伤茱萸遍插,却少一人的落寞。尤其,独自登高。
神往,神往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一瞬,一年一见,一见仅一瞬,太多的话语,怎么说?太多的思念,如何讲?那一瞬够吗?……他恨不能化为鹊桥中的一员,倾听些许,见证些许……
关于情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
无论是忙碌红尘抑或是逍遥世事,又有谁能逃得离一个情字的包围呢?
高居庙堂的养尊处优者,远处江湖的游方浪迹人,迂腐穷酸的寒儒,力敌万人的壮士,沦落风尘的女子,戏耍天涯的才人,虎落平阳的英雄,落魄人间的志者,粗衣劣布的百姓,乃至沿街乞讨的乞丐,哪一个不是因情所生,为情所困。
亲情
这该是人间最伟大的情了吧!他想。
婴儿的呱呱坠地与父母的呵呵笑声,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和谐的新生美图,因这一幅美图,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字,叫做家;组成了一个柔情的字,叫做亲;组成了一个永恒的字,叫做情。
因这一个家字,找到了一个固定的避风港,找到了一个永远的温柔乡。那儿,永远有牵挂自己的人,也永远有自己牵挂的人。那儿,该是一生牵挂,一生萦绕的地方。尤其,当老了之后,落叶终要归根,毕竟,狐死尚且首丘。
千百年来,古今中外,文人墨客,书家论者,留下多少关于亲情的经典。一首《游子吟》掉了多少眼泪,一曲《儿行千里母担忧》道出了多少真情,儿是父母的心头肉,父母是儿的心里人!
百行孝为先,哪个为人子女者不愿父母健康,快乐长寿。
愿子长大业,哪个为人父母者不愿儿女成器,宏图大展。
因“亲情”二字,他深深地感受到:在亲情的包围下成长,化解了仇恨,淡漠了纷争,忘却了伤痛,走出了悲哀……
亲情,永永远远真真正正是人间最伟大的情。
他,这样认为,执著地认为。
父亲 母亲
毋庸质疑,父亲母亲,他生命里至高无上,最为重要的人。
父亲,母亲均出身大户,因时代问题,于动乱的**年代度过了童年,在贫穷的80年代走过了青年,于开放的新世纪迎来了中年。如今,步入中年的父母身体健康,开朗谈笑,乃是同事中的佼佼者,朋辈中的精英人。
其实,回首父亲母亲走过的路,正如一句歌词所说:一路风雨走过来。
求职异地,难免困难,性格直爽,难免开罪他人,工作勤恳,能力出众,难免遭人嫉妒,太多的难免,构成了父母工作中的风雨。
父亲,母亲于兄妹之中俱为老大,孝敬父母,照顾弟妹,顾小家兼顾大家,太多的责任,构成了父母家庭中的坎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