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时节的乡村,秋高气爽,海阔天空,处处是鸟语花香硕果累累的喜人景象。白天,田野上滚滚的稻浪像绿色的海洋,一眼望不到边,还有一片片快成熟的大豆、花生和希望。进入夜晚,悠闲的人们在路灯下的林荫水泥大道上蹓跶,在华灯初上的农民广场跳舞歌唱,这一幅幅农村美景,这一簇簇欢乐幸福的人群,展现在泰兴市古溪镇尹垛村,同时也让捐款公益热心家乡的泰国侨胞尹家旺心里乐滋滋的。该镇政府李桂荣介绍,“因为尹家旺的投入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预期效果。” 生活所迫经商创业 远涉海外成家立业 这里所说的侨胞已过七旬。老人的名字叫尹家旺,是旅居泰国曼谷的华侨,而这些路道和农民休闲广场都是老人捐资建设的。 尹家旺老人祖居泰兴市古溪镇尹垛村东尹三组,自幼家境贫寒,衣不蔽体,食不足口。解放后虽然农民当家做了主人,但由于人多地少和历次政治运动的折腾,农村的广大人民群众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温饱问题。那时大呼隆搞生产,出力的人少,而真正出力的人分的粮食更少。尹家旺的家庭比一般人家更困难实在没法维继。当时颇有心计的尹家旺逼得无法就试探着做做买卖,从江南到江北做生意,什么赚钱做什么。就这样,他从土生土长的农民走出了古溪,走出了泰兴,走出了江苏,后来生意越做越大,就走出了国门,来到了泰国的曼谷。 在泰国的曼谷,尹家旺人生地疏,语言不通,环境陌生,况且那时候在中国农村令人咋舌的几百元几千元到了曼谷就显得沧海一粟了。尹家旺还像在国内在老家一样从零开始,从小生意做起。他给人家当过佣,卖过菜,贩过草药,做过中介。后来手中有了第一桶金,他又选择了经营,做生意与泰国人和外国人进行贸易。这样,尹家旺在泰国首都就有了立足之地。很快,生意越做越大,再后来他干趣就在泰国首都曼谷落了户,买了房,成家立业,后来有了儿子、孙子…… 在泰国打拼几十年,尹家旺的公司已成为曼谷颇有名气的企业,已再不是当初经不住风雨的小单位,它门面林立,机构庞大,与世界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企业已成为不怕波涛骇浪的大航母。 事业有成魂牵故里 捐款百万回报乡亲 早几年,老人把企业交给儿子和儿媳打理,海外游子几十年来终于又踏上了故乡的土,喝上了故乡的水。 自2010年始,老人尹家旺每年都从曼谷回家小憩,从那一年开始,他把家乡与尹垛的民生事业当作自己企业的一项工程来做,他找来村干部,把东尹自然村几条主干道、组与组、户与户的道路抄好预算,搞好设计,余下的由他来分期分批铺筑。 一年、两年、三年、四年,经过这四年的努力,尹老已为尹垛村铺设水泥路近3公里。在东尹三组庄中心有一个废沟塘,有几亩大,前年村里把它复垦填上土整平了。尹老对村干部说,现在要找几亩闲置田难呀!你这几亩地就交给我吧。老人话音刚落,第二天就来了施工队,浇上水磨石种上草坪,栽上名贵花草花木,铺上休闲跑道,安上体育器材,很快为大众农民服务的农民休闲广场就有了雏形。今年老人一到家又给村干部下达了任务,再找几段路让他来铺筑,顺便把农民休闲广场工程完善一下…… 这就是一个海外游子的回报,一个赤子之心的胸怀,老人这几年只要从泰国一到家,就忘记了自己是海外游子,忘记了自己是老板,而更多的是自己就是家乡的一员,自己家乡的事就是自己分内的事。尹家旺经常对乡亲们说:“到什么情况下,我都忘不了自己是中国人,忘不了生我养我的家乡”。 该镇政府李桂荣受访时表示,就是这位老人,就是这位恋乡的侨胞,几年来已为家乡捐资了150万人民币,现在东尹垛组与组、户与户全是水泥路,再接着尹家旺老人还要为大家安路灯,搞其他民生工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