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泰兴生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992|回复: 0
    收起左侧

    “道德”不是天生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0-23 14:23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2-12-15 0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江苏泰州
    本帖最后由 自在的世界 于 2012-12-15 08:55 编辑

    701A7EF8E07C.jpg

    吴奶奶是一位退休工人,养老金不高,以“日日捐”的形式向社会献爱心。虽然捐的钱不多,每日只有区区一元钱,但她说,这一元钱带给她许多快乐,只要有一日不捐,心里就会空落落的。
    前几天看新闻,有位文具店老板街头孤身追贼,为一位女士追回一条金项链。“这样的见义勇为不下十次了。”这则新闻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追小偷时只有他一个人,而且追了长长的一条街。
    香港有位义工叫苏金妹,她认为道德不能靠说理,而靠“训练”。如果想让孩子富有爱心,就应该让孩子走上街头去帮助别人,这样才能“训练有素”。
    山东济南有位叫郑承镇的老人,自从1987年在济南“收养”了一个流浪孩子之后,这些年一共帮助了四百多位流浪孩子,在他收养的孩子中,没有一个再去流浪。
    常人很难理解郑承镇的行为,唯有“训练有素”这四字才能解释。
    “道德”真的需要训练。这段时间,网上在热议一位名叫陆杰森的美国在华留学生,他在麦当劳门口遇到一位乞讨的老奶奶,于是买了两份薯条,两个人席地而坐,开心地吃着。陆杰森的爱心让许多国人为之感动,但对于陆杰森来说,这却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因为他在美国就是一位义工,经常参加公益活动,为乞丐买一份食物,只是举手之劳。
    陆杰森的“很简单”,对许多人来说却是“很困难”。我们接受了太多的道德说教,但缺少实践和体验。结果,我们永远站在“道德观”的阵营里,乐于做一个评判者,而不愿做一位实践者。
    2010年去香港培训,在九龙塘地铁口曾看到温情的一幕:一位只有五六岁的小男孩站在地铁出口,手举一块“哮喘基金募捐”的牌子向路人募捐,而他的父母则靠在一辆奔驰车边,微笑地看着他。
    这个场景,至今,我记忆犹新。我觉得,这是我目前所发现的最好的“爱心教育”和“道德教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泰兴生活网微信公众号
    泰兴生活资讯服务平台,招聘求职、房屋租售、家政服务、二手闲置等信息发布!

    QQ|挪车码|手机版|经营性ICP:苏B2-20120344|泰兴生活网 ( 苏ICP备19030850号-1 )|苏公安网络备案:32128302001100 @泰兴生活网版权所有

    Discuz! X3.4Powered by © 2001-201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