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泰兴生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156|回复: 0
    收起左侧

    南京燕子矶江滩碑亭“缺一角” 为悼五万遇难者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11-29 10: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江苏泰州

    1.jpg


    碑亭形式的纪念碑,这座亭子只有三个角。

    燕子矶自古是金陵名胜,就在乾隆“御碑亭”东侧不远的半山腰处,也有一座静静伫立的碑亭——燕子矶江滩遇难同胞纪念碑。1937年12月,5万多解除武装、在燕子矶江滩等待渡江的中国军民,被日军包围封锁,逐一射杀。屠杀结束后,附近四座寺庙的几百名僧侣,面向尸山血水,为亡魂诵经超度。

    “日夜机枪哒哒声不绝,俱击毙我同胞也”

    1937年12月,南京城破在即,原本宁静的燕子矶乡间,挤满了从城里逃出的军民。8年后,一名叫刘守春的警察,向还都南京的国民政府,讲述了当时他在燕子矶的见闻。根据《原罪——侵华日军在南京栖霞暴行录》一书,刘守春看到,日军士兵“每见中国青壮年者,掳掠至江边……用机枪击毙之,日夜机枪哒哒声不绝,俱击毙我同胞也。”他所属的首都警察,一部退到燕子矶,被“枪杀约有二千余”。血战南京的国军第88师,在沦陷后被打散。年仅19岁的士兵郭国强躲进今天幕燕风光带景点之一的“三台洞”,一天一夜的枪声后,郭国强看到,在江滩上已经堆积了两万多“中央军”士兵的尸体。在躲过日军的盘问后,郭国强逃至八卦洲的下坝村定居下来,直至抗战胜利。

    江滩成为刑场。战后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判定,死难同胞“在五万人”以上。日军离开后,燕子矶一带四座古庙的几百名僧人,发现江滩的尸山血海。所有人一起跪拜,口念《弥陀经》《往生咒》。

    碑亭“缺一角”警示今人毋忘山河破碎之耻

    虽然在战后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时,中方未提出燕子矶的集体屠杀,但多方证据下,日军犯下的罪行无可辩驳。1985年8月,南京市人民政府设立了燕子矶江滩遇难同胞纪念碑。

    这是一处设计为碑亭形式的纪念碑。值得注意的是,这座亭子只有三个角,平面看,是一个等边三角形。而中国园林中,传统的亭子要么是四个角,要么是五角或六角。“这不是设计者的疏忽,也不是建成后的自然损害;而是在建亭子时有意缺一个角的。”三角亭,象征着中国版图少了一角,目的是要人们记住这一丧权辱国的奇耻大辱。保留的三个角,呈握拳状,象征着中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中国人民一定会赶走侵略者,在世界上站立起来的!


    【免责声明】:泰兴生活网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微信311951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泰兴生活网微信公众号
    泰兴生活资讯服务平台,招聘求职、房屋租售、家政服务、二手闲置等信息发布!

    QQ|挪车码|手机版|经营性ICP:苏B2-20120344|泰兴生活网 ( 苏ICP备19030850号-1 )|苏公安网络备案:32128302001100 @泰兴生活网版权所有

    Discuz! X3.4Powered by © 2001-201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