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宿城新区的树人国际学校,54岁的小学教师穆智玲,再过一年即将退休。在前半生中,陪伴穆智玲的是她热爱的教育事业,还有她钟爱的剪纸艺术。前不久,她还带着作品参加“美丽中国梦”全国校园剪纸邀请赛,并获得优秀园丁奖。穆智玲有个梦想,她想要在退休之前举办一次个人剪纸作品展,为此她从今年8月开始着手创作一幅1:1完整比例的《清明上河图》,预计总长度将超过10米,计划耗时一年时间完成。现如今,创作已过半,记者观赏这些半成品,其复杂程度令人叫绝。
《清明上河图》半年仅完成一半
昨日上午,记者在穆智玲的工作室里,见到了她这幅鸿篇巨制中的部分作品,做工之复杂,细节之精细,使得《清明上河图》以1:1的原作大小呈现出来,每一个细节都没有遗落。
穆智玲告诉记者,她计划将《清明上河图》这幅作品分为8个片段完成,每个片段的长度约1.5米左右,待完成后拼接装裱,总长度将超过10米。而这10米多长的《清明上河图》,是由穆智玲用长度仅为5毫米左右的刻刀,一刀一刀刻出来的,每个片段的创作都将耗费她一个多月的时间。记者了解到,穆智玲从今年8月开始创作这幅巨作,目前作品已完成了过半,而整幅作品预计在明年夏天之前完成。
说起创作这幅作品的初衷,穆智玲告诉记者,她剪纸剪了大半辈子,虽然没有搞出什么大名堂,但是她也一直怀揣着剪纸艺术的梦想,她想在退休之前举办一次个人剪纸作品艺术展,这幅《清明上河图》就将作为展览中的压轴作品展出。
剪纸成为她的“教学法宝”
穆智玲热爱剪纸艺术,但是她还当了大半辈子的“文化课”老师,直到几年前,她才专职传授学生们剪纸艺术作为兴趣爱好。她笑着告诉记者,在她的教学生涯中,遇到调皮的小朋友,还得靠她的剪纸来“拿捏”。
穆智玲回忆说,她初次教学生们剪纸时,多数学生尤其是男孩子对她的课毫无兴趣。于是,她给学生们现场表演了剪纸的全过程。剪刀“咔咔”挥舞,随着纸屑一点一点掉落,当穆智玲将手中叠为数层的红纸慢慢展开时,一幅美轮美奂的剪纸作品瞬间呈现在学生们的眼前,这一幕“化腐朽为神奇”瞬间吸引了学生们的兴趣,此后不少学生主动找到她要求学习剪纸。
“我跟他们说,文化课学习不好,我就不教他们。”穆智玲回忆说,前几年跟着她学剪纸的几个小学生文化成绩特别差,她毅然“下令”,文化成绩必须达到一定水平,才有“资格”跟她学剪纸。一时间,这些学生努力补习,文化成绩提高了不少。
梦想办个人作品展
热爱剪纸,穆智玲笑着说这是“祖传”的爱好。穆智玲说,她的外婆有着一身的剪纸手艺,她从小受外婆的影响,每到年根岁末,她都会拿起剪刀,剪几幅窗花、门神,给全家添上新年的色彩。穆智玲说,她从小就特别羡慕外婆的这门手艺,于是跟着外婆学习。可是还没有真正进行系统学习,穆智玲就外出工作,离开了那个家。穆智玲说,她之后都是靠自学来提高自己剪纸的水平,四处拜访剪纸艺术大师,上网观看剪纸教学视频等等。
现如今,穆智玲除了用剪纸培养学生们的兴趣爱好,还专门收了两名“关门弟子”。穆智玲说,我们中国的剪纸艺术,已经成了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她愿意为传承这门艺术贡献一点力量。另外,穆智玲还有个梦想,就是在退休之前举办一次个人剪纸作品展。
|
【免责声明】:泰兴生活网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微信3119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