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泰兴生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991|回复: 0
    收起左侧

    《银杏花又开》绽放泰兴城乡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1-7 07: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江苏泰州
    21.jpg

    一提起音乐剧,人们总认为它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承演单位只能是大剧团,而县级剧团似乎只能小打小闹地搞些歌舞表演、地方戏之类,和音乐剧沾不上边。但市歌剧团却成为全省县级剧团第一个“吃螃蟹”的剧团,自主创作排演了一部原创音乐散文剧——《银杏花又开》 。

      在第七届中国(泰兴)银杏节期间,音乐散文剧《银杏花又开》连续上演五天,场场爆满,跌宕起伏的剧情,催人泪下的故事,赢得了中外客商、市民观众雷鸣般的掌声。据介绍, 该剧已获得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目奖,入选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乡里巴人”演成了“阳春白雪”,其背后有什么样的精彩故事?

    22.jpg

    舞台剧传播正能量

      建团 40 多年来,市歌剧团始终以弘扬主旋律为导向,创作了多部反映社会现实、关注百姓民生、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舞台作品。2012年,一篇新闻通讯《捡回家的植物人是一个千万富翁》引起了剧团负责人的关注。该通讯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女出租车司机救了一名因车祸受伤的中年人,该男子变成植物人后,妻子离他而去,女司机毅然将他带回家中悉心照料,倾其所有为他治病,丈夫、女儿产生了误解,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情感和道义的冲突。

      剧团认为社会迫切需要正能量,这篇通讯报道就是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的好题材。 剧团将这个感人故事进行了改编,并用两年多时间精心打磨,投入100多万元,启用40多位演职人员,创作排演了一部音乐剧《银杏花又开》。

      《银杏花又开》剧中主人公王佳丽高尚的心灵、崇善的本性正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体现,她唤醒了植物人,唤醒了人们内心的善良,促进了人们的道德自觉。很多人看了 《银杏花又开》以后有一种共同的感受,好似上了一堂思想政治课。市民李宏利说:“看了《银杏花又开》我很受感动。它通过一个小小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大道理。在现代社会,别需要王佳丽这样的人物。”

      市委宣传部将《银杏花又开》作为公民道德教育的载体,多家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集体观看演出,泰兴电视台、中国泰兴网等媒体对《银杏花又开》进行了多次转播, 使广大群众接受了道德的洗礼、心灵的净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3.jpg


     高雅艺术叫好又叫座

      《银杏花又开》人物刻画立体饱满,塑造了王佳丽、冯强、赵明轩等个性突出、造型鲜明的人物形象。剧情错综复杂,人与“鬼”的对话、女主角的身世之谜、王佳丽面临抉择时的心理冲突等高潮迭起,扣人心弦。表现形式丰富多彩,融舞蹈、音乐、戏剧于一体,并运用先进的声、光、电技术,提高了舞台表演的震撼力、感染力、吸引力。其艺术价值得到了省文艺专家的褒奖,省文化厅艺术总监、原文艺处处长吴小平认为,该剧表现手段丰富,时代气息浓厚,很有艺术张力。

      今年9月,《银杏花又开》作为第二届中国张苏文化艺术节展演剧目之一在南京成功上演,同时被评为江苏省十大荣誉剧目,在所有参演单位中,泰兴市歌剧团是唯一的县级剧团。10月份,被省委宣传部列入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

      在剧团领导看来,作品艺术上的成功仅仅是第一步,关键是要让高雅艺术走进社会大众, 让《银杏花又开》既叫好又叫座。剧团进行了市场化运作: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报道《银杏花又开》,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针对小城市商业演出环境尚未成熟的实际情况,主动与各乡镇、 系统、 单位联系,以卖团体票的形式进行操作,目前已商业演出20多场,产生经济效益50多万元。

      剧团将在泰州其他市(区)开展巡回演出,并与江苏无锡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开发省内外演出市场,预计可吸引观众超2万人,收入达60万元。

    24.jpg


    小剧团上演原创大戏

      “当初这个项目不被看好。”市歌剧团团长叶骏说,“有很多人提出质疑:音乐剧是高雅艺术,小剧团只能小打小闹地搞些歌舞表演、地方戏之类,‘乡里巴人’能演‘阳春白雪’吗?音乐剧投资数额较大,动辄上百万元,许多省级剧团都不敢轻易涉足,何况一个县级剧团?国产音乐剧尚处于探索阶段,剧团能成功吗?小地方懂音乐剧的人不多,演出有人看吗……”

      剧本经过长时间精心打磨,由我市作者创编初稿,并邀请上海戏剧学院、省文化厅多名专家参与。光剧名就改了三次,从《大爱无垠》,到《银杏花开》,再到《银杏花又开》。剧本最初设想为音乐话剧,后定位音乐散文剧。内容根据专家和观众反馈意见进行了三次大幅度修改。

      为提高剧目的品位和质量,《银杏花又开》聘请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国家一级导演潘西平、上海昆剧院导演俞鳗文等专家执导,并聘请上海戏剧学院影视系主任孙祖平、省剧目工作室罗周、原前线话剧团舞美队长王若乔等一批省内外知名艺术家加盟。

      排练阶段,剧团面临的困难是一个接一个:资金入不敷出,连人员工资、养老保险都不能按时发放和缴纳;演职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专业化水平不高;舞台陈旧简陋,缺少音乐剧所需的灯光、音响、道具等设施……剧团通过向上争取、内部挖潜、企业赞助等形式筹集资金,通过外借、购买、租赁等途径解决设施问题,聘请专家开展业务培训,提高演员水平……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

      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对剧团给予了有力支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国祥亲自召开会议, 给剧团鼓劲打气。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牵头,对 《银杏花又开》进行立项,挂图演练, 责任到人。市委宣传部拨款15万元用于项目启动,文广新局先后投入50多万元,市政府拨付了文化产业专项配套资金。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在项目资金、剧本创作、节目排练上也倾注无偿援助。

      一部作品的深远影响

      一部戏一个新面貌。“剧目的成功,让剧团人员看到了前景和希望,凝聚了精气神。”剧中冯强的扮演者、歌剧团副团长顾永宏说,“多年没有排大戏,剧团演职人员业务生疏、行当不全,经过《银杏花又开》的演练和考验,再加上名师名家的指点,演员的见识增加了, 视野开阔了,演技提高了。”

      一部戏一个新台阶。《银杏花又开》成为市歌剧团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回归了主业,实现了10多年无大作的突破;在艺术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成为全省县级剧团第一个“吃螃蟹” 涉足音乐剧的, 打造了一个响当当的剧团品牌。

      一部戏一个新启示。作为一个县级剧团,必须与时俱进,创作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舞台作品,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必须创新思维,打造自己的拳头产品,增强核心竞争力,赢得生存发展;必须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创作出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

      首战告捷,剧团尝到成功的喜悦,也逐步探索出一条县级剧团的精品创作之路。市歌剧团又把目光投向了未来,目前正在筹划第二部音乐剧,也是取材于现实故事,剧中主角原型也是泰兴人……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泰兴大地上,银杏花会越来越茂盛,越来越芬芳。


    【免责声明】:泰兴生活网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微信311951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泰兴生活网微信公众号
    泰兴生活资讯服务平台,招聘求职、房屋租售、家政服务、二手闲置等信息发布!

    QQ|挪车码|手机版|经营性ICP:苏B2-20120344|泰兴生活网 ( 苏ICP备19030850号-1 )|苏公安网络备案:32128302001100 @泰兴生活网版权所有

    Discuz! X3.4Powered by © 2001-201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