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柴静的独立调查视频节目《穹顶之下》很是火热,据说播放量已经破亿;当然,这也引起政府高层的关注,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对纪录片表示赞赏,认为其行为值得敬佩。 这个视频让我们撩开了雾霾并不清晰的面纱:2013年1月,全国25个省市约6亿人陷入了一次大雾霾;就算你从不吸烟,同样会因为雾霾的存在,让肺癌的得病几率大大提升;WHO已经将肺的慢性疾病划为肺癌的高危因素,而过去30年里中国的肺癌死亡率飙升了465%;视频引用前卫生部部长陈竺的话说,中国每年因大气污染过早死亡有50万人。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敲打着每一个人。 穹顶之下,我们同呼吸共命运,逃无可逃,必须共同面对。 由此,我想到我们的反腐大业,与抗霾何其相似。 PM2.5来自扬尘、尾气、烟囱,夹杂硫、砷、铬、氮氧化物等各种有害物质,弥漫在我们周围,稍不注意,就会遭到侵袭;如果不采取防范治理措施,就会引发病变;如果对这些病变置之不理,小病就会拖成大病,急性病很可能拖成慢性病,以至恶性肿瘤;得了癌,要么动手术,要么等死。 “四风”问题恰如PM2.5,源自个人主观的“乐于享受”和社会环境的“充分培育”,夹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有害物质,虽然间或穿着“隐身衣”,但无时无刻不在显现;“四风”入侵,必定导致理想信念动摇,个体行为失偏;而侵入肌体愈深,在通往腐败的路上走得越远,届时,要么浪子回头,要么自投罗网。 抗霾,于大环境需要政府制定规则标准并严格执法,于小环境需要口罩或者空气净化器;反腐,就全社会而言,目标是依法治国、依规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对党员干部个体而言,必须消除思想上的“雾霾”,时时严格自律,处处遵从规矩,内净心灵,外净圈子。 穹顶之下,抗霾,亦或反腐,都是一场国家层面的全民行动,事关国家与公民的肌体健康,必须全力为之、合力为之;都需要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擦亮眼睛、拨开迷雾、审视当下,净化环境、奉献社会、保护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