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耿凤 特约记者 张留红)日前,记者在姚王镇1号腰沟的整治现场看到,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在整治一新的河坡上栽植水杉、垂柳、麦冬等。
为加快实现“河清、岸绿、路畅、庄美”的生态文明目标,姚王镇以巩固国家级生态镇创建成果为抓手,坚持以水系为魂、路网为轴、庄台为核,探索创新投入、管理和考核机制,巩固提升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区成果,致力打造经济繁荣与生态宜居协调融合、城区风貌与田园风光相映生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小镇。
“生态环境大提升,是镇党委认真研究确定的2015年度‘三大战略’目标之一,水环境、庄台环境、家园环境、农用环境、通道环境等五个方面,要在过去基础上有质的提升,这是今年生态环境大提升的重要目的。”姚王镇党委书记成文蔚介绍。
以投入机制的改革创新,加快建设进程。该镇先后投入6000多万元,相继完成减速机主题公园、新大街东延路道景观、进村入口节点景观、路道河道绿化等一批精品工程,镇村形象大幅提升。每年投入360万元镇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村居生态文明和村级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投入380多万元,新建垃圾中转池49个、新购保洁车50辆、新签保洁协议120份,镇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有力。同时,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主体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全镇18个村居共筹集社会资金800多万元,用于村庄黑臭河道的整治、农村“八乱”的清理和生态绿色林网建设,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以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保障成效持久。该镇借鉴推广先进村管护经验,各村居逐步建立起农村公共运行维护办公室,以合并前的自然庄台为单位,固定3名管护人员,各村居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一名现职定编干部担任管护队长,通过报酬、考核、督查、评议、奖惩“措施五配套”,确保垃圾有人运、道路有人修、河道有人清、绿化有人护、环境有人管“分工五落实”,做到农忙与农闲、过节与平时、有活动与无活动、有人查与无人查、有现场会与无现场会“五个不走样”。整镇推进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转运,分南北两片落实两家物业公司,在明确费用包干、正常跟踪监督的同时,严格工作责任、安全责任,实现垃圾清运全覆盖。
以考核机制的改革创新,落实工作责任。该镇新农办不定期对各村居环境进行检查,第一次发现一处不到位扣30元,第二次扣60元,第三次扣300元,当场开具罚单,并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年终决算以扣款通知和当月考核计分为依据,汇总结算,考核兑现。对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考核排名倒数第一的村居,年终实行综合奖“一票否决”,倒数第二、三名的村居,实行考核降档处理,并与镇对村财政转移支付挂钩,同时对所在村居党组织书记进行问责处理。
成文蔚表示:“全体镇村干部将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首要任务,以‘坚韧、包容、精致、卓越’的新时期姚王精神凝心聚力,坚持不懈,攻坚克难,实施生态水环境提升工程、新农村示范片区建设工程、村庄环境整治工程、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工程、生态绿色林网建设工程、杆线集中整治工程和重大环境污染问题攻坚工程等七大工程,以实际行动促进生态环境打造的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
|
【免责声明】:泰兴生活网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微信3119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