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泰兴生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753|回复: 0
    收起左侧

    母亲取走子女56万压岁钱 法院判其连本带利返还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2-11 08:33
  • 签到天数: 837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5-4-1 15: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江苏泰州

      小时候,过年长辈给的红包都被爸妈没收了,心里是不是很不服气?

      如果要较真,你完全可以捍卫自己的权益。

      乐清一位母亲就因为取走了存在未成年子女名下的钱,被老公和子女告上了法院。近日,乐清法院作出判决,不仅要把钱还给孩子,还得赔偿由此带来的利息损失。

      关于压岁钱的那些法律问题

      子女的压岁钱只能用在子女身上

      2002年,乐清女子紫琴(化名)18岁,经人介绍认识了大山(化名),两人结了婚。

      2004年2月,女儿出生。2005年4月,又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

      大山在山东做点小生意,收入不太高,3个孩子由爷爷奶奶照料。2012年春节期间,奶奶为了让孙子孙女以后的学习、生活有个保障,分别给了孙子孙女一个大红包。孙女11万多元,两个孙子各22万多元。

      这笔钱奶奶用定期存款的形式分别存在3个孩子的名下,期限5年,年息5.5%。密码由奶奶自己设置并保管,存单则放在紫琴那。

      她以监护人名义取走了子女的存款

      随着时间的推移,夫妻俩的感情出现了问题。

      紫琴觉得大山太懒,老玩游戏,生活没规律,不管孩子不顾家,这样的日子没法过下去了。

      去年7月9日,紫琴一纸诉状递到乐清法院柳市法庭,要求和大山离婚。

      但大山不同意,他说自己并非好吃懒做,他有自己的事业,对家庭也尽心尽职。

      经过审理,法院认为夫妻俩并没有到非离婚不可的地步,希望他们以子女为重,好好改善关系。因此驳回了诉讼请求。

      原本事情告一段落了。但不久大山发现,子女名下的56万余元存款都不见了。

      原来就在提出离婚后的10来天,紫琴去了趟银行。她跟银行说自己要买房子,急需钱,要把子女名下的钱取出来。

      当时银行工作人员曾提醒她,钱已经存了2年多了,有7万多元的利息。如果按活期提前支取的话,利息只有5000多元,损失比较大。但紫琴还是执意取了款并存到自己名下。

      紫琴并不知道存款密码,她是怎么把钱取出来的呢?据了解,她是凭户口本和自己的身份证,以监护人的身份取款的。

      她说只是把钱换了个户头而已

      去年12月25日,大山以自己和三子女为原告起诉老婆,要求紫琴返还存款,并赔偿利息损失。

      同时,大山还向法庭申请财产保全,冻结已转至紫琴名下的这笔钱。

      法庭上,紫琴觉得自己很冤。她说,孩子的钱就是父母的钱,她是孩子的妈妈,是监护人。“我只是把钱换了个户头而已,这都是为了孩子的将来着想。”

      法院认为,作为监护人,父母应该保护子女的权益。奶奶把钱送给孩子,那么这些钱就是3个孩子的了。父母除非为了子女的利益,否则不得处理子女财产。

      因此,紫琴应该把钱还给3个孩子,并且按5.5%的年息赔偿利息损失。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儿时回忆,过年长辈给了很多压岁钱,但最终空欢喜。父母一句“你现在还小,爸妈替你保管”,就把钱温柔地没收了。至于钱最后去哪了,没人告诉你。

      在很多父母眼里,孩子的钱就是父母的钱,父母当然可以随意支配使用。

      浙江时代商务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陈一来表示,这其实是个认识误区。长辈赠与晚辈的钱,所有权归受赠人所有,父母可以代为保管,但只能有条件地支配使用。

      条件就是,所有钱必须用在子女身上,比如给孩子买保险、上学、培训等,不能挪作他用。

      从情理上讲,也许不可能这么死板地去操作。但从法律上讲,如果子女跟你较真对簿公堂,子女完全有权让你公开压岁钱的使用明细,并且把你“私吞”的钱要回来。

      银行不能让监护人随意取款

      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子女银行账户里的钱是归其所有的,父母未经本人同意,无权提取。

      但本案中,孩子的妈妈在没有取款密码的情况下,不合常理地提前支取巨额定期存款。她仅凭监护人的身份,就把钱取走了。

      银行这么做有没有过错呢?

      陈一来表示,银行有个约定俗成的惯性思维,认为父母有权支配未成年子女的财产。这种潜规则和法律规定是相抵触的,存在法律隐患。

      做个假设,如果孩子的妈妈最终将钱挪用,导致资金遭受损失,那么银行将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也许有人会问,小孩子那么小,他自己怎么能保障自己的资金安全呢?

      陈一来建议,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财产权益和银行自身的交易安全,银行针对监护人取款应设立一定的前置条件。

      比如,设立合理取款额度,父母如提取大笔款项,应提供使用在子女身上的证明;10周岁以上的孩子已有一定的辨别能力,涉及修改密码等重大事项,需孩子本人在场并同意。


    【免责声明】:泰兴生活网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微信311951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泰兴生活网微信公众号
    泰兴生活资讯服务平台,招聘求职、房屋租售、家政服务、二手闲置等信息发布!

    QQ|挪车码|手机版|经营性ICP:苏B2-20120344|泰兴生活网 ( 苏ICP备19030850号-1 )|苏公安网络备案:32128302001100 @泰兴生活网版权所有

    Discuz! X3.4Powered by © 2001-201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