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泰兴生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421|回复: 0
    收起左侧

    妈妈们不用太担心宝宝的“恋物癖”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5-3-6 17:0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5-4-3 17: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江苏泰州

    宝宝老是喜欢抓着固定的那只玩具熊,一被拿开就大哭起来;宝宝总是喜欢卷自己的头发、吮吸手指、拉着妈妈的衣角才愿意睡觉……当看到宝宝有一些“怪异”行为,细心的你会否担忧?其实,宝宝“恋物癖”多数是正常现象,到一定年纪会自然消除,家长们无需矫枉过正。

    恋物癖多因缺乏安全感,3岁后会消除

    “婴儿到了6个月以后会开始认人识物。”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朱冬生主任医师告诉新快报记者,此时情绪开始发生分化,如会认准亲近的人,看到陌生人会认生等。8个月到1岁时,最容易对某些人或物品产生依赖,也就是形成所谓的“恋物癖”。例如有的宝宝会认准平常盖的毯子、只愿意枕某一个枕头、总会想要抱着常玩的那只毛绒玩具、要抓住妈妈的衣角才能睡觉等。

    这是一种正常现象,通常是宝宝遇到环境变化缺乏安全感的一种表现。婴儿期如果妈妈或宝宝的照料者能够细心、耐心地抚慰他们,宝宝们就会与照料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安全、信任的依恋关系,表现为喜欢依偎着照料者。一旦孩子与密切接触的照料者分开了,这种安全、信任的依恋关系就会被打破。于是,宝宝就会开始从身边寻找一些物品来代替。当他们感到孤独、焦虑或恐惧时,就会紧紧地抓住这个物品,试图从中寻找到一种安全感。

    7fa92467jw1eqnjnd21l9j20c80c8my9.jpg

    不影响生活的恋物癖无需纠正

    “对待宝宝的恋物情节,家长们大可不必过于紧张。”朱冬生说,“恋物癖”一般到了3岁以后就会慢慢消退,进入小学后就很少见,但也有一些习惯会“遗留”到成年后。家长看到宝宝有恋物行为时,无需强行夺走他们的依恋物。

    但也有一些情况要特别注意。例如宝宝长期抱着的物品,要注意清洁、烘干,避免细菌滋生,要确保依恋物的清洁卫生。也有的宝宝会有咬手指、吮手指等习惯,这些行为会影响宝宝的食欲,也带来卫生隐患,如果家长纠正不了,最好及时到儿童保健科咨询。

    另外,宝宝的恋物行为如果影响到日常的生活,也要警惕。例如,宝宝一定要抱着毛绒玩具才能去幼儿园、离开了妈妈就睡不着等。此时最好帮助宝宝脱离依恋物,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让宝宝“忘记”依恋物。千万不要强行喝止,反而会加强孩子的依赖性。如果孩子恋物的同时,表现出一些极端的行为,如平时不怎么愿意与人交流,只是喜欢自己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对着某件小物品情有独钟,整天不离手,当把依恋品拿走时,孩子就大哭大闹,则要警惕是否存在自闭症等儿童心理疾病,及早发现、干预治疗。常见的“恋物癖”表现●喜欢平时盖的毯子。●只认一款枕头。●平常喜欢抓住某件毛绒玩具。●睡觉总会抓住妈妈的衣角。●喜欢用手卷头发。●老爱咬手指、吮手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泰兴生活网微信公众号
    泰兴生活资讯服务平台,招聘求职、房屋租售、家政服务、二手闲置等信息发布!

    QQ|挪车码|手机版|经营性ICP:苏B2-20120344|泰兴生活网 ( 苏ICP备19030850号-1 )|苏公安网络备案:32128302001100 @泰兴生活网版权所有

    Discuz! X3.4Powered by © 2001-201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