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5-11-15 06:50 |
---|
签到天数: 20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
一个是92岁的姐姐,一个是74岁的妹妹;一个半瘫,一个半盲。20年来,姐姐全靠妹妹精心照料。村民说,没有妹妹,姐姐早走了。如今,妹妹视力每况愈下,接近全盲,村民纷纷接力照顾老人,不让温暖断层。
没有妹妹,她早走了
92岁的苏凤英老太家住高港区永安洲镇永胜社区七组,一生未有生育。本就个头矮小的她,30年前患上了骨质增生,整个腰弯成了90度,走路要拄双拐。20年前,老伴撒手人寰。苏老太的妹妹苏安兰主动承担起照料姐姐的一切生活。苏安兰家与姐姐家一河之隔。苏老太不大能下床,苏安兰就每天煮好三餐送过来。
姐姐肠胃不好,吃不了冷硬食物,苏安兰就专门熬大麦粥,炖些汤水给她。苏老太对饭食有点“挑”,瘦肉难嚼,看到就皱眉,反倒是油汪汪的大肥肉,她特别喜爱,吃菜也喜欢多油。
为了满足姐姐的口味,苏安兰宁愿自家省点,炒菜少放油,给姐姐的菜每次都是满碗油。苏安兰还隔三差五换花样,今天炖猪蹄汤,明天炖鲫鱼汤,后天换成大骨头汤。
去年秋天,苏老太突发肠胃炎,四五天不吃不喝,苏安兰赶紧叫来医生,挂水喂药,日夜守在床边。村民们说,老太这次恐怕凶多吉少。苏安兰不信,她精心伺候,愣是在10多天后将姐姐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村民们感叹,要是没有这样的好妹妹,苏老太早走了。
眼睛失明,仍坚持照顾姐姐
苏安兰是一个半盲人,她的右眼已完全失明,只剩左眼能看见一些光亮。苏安兰说,她的右眼是哭瞎的。前年,老伴去世,苏安兰每天抹眼泪,本就不太好的一双眼睛渐至失明。后来经过手术,才使左眼看到些光明。
白天还好,最危险的是晚上,苏安兰家与姐姐家之间的河道上,只有一座4米宽的水泥桥,没有护栏。每次苏安兰过河,都是心惊胆战,摸索着前行。有一天夜晚,没有半点星光,她在河边摸索好久都没找到桥的位置,只能在河岸边来回踱着小步。也不知过了多久,脚终于踩到了桥面,她才得以回家。
老伴走后,苏安兰的生活非常劳累,两个儿子儿媳、三个孙女,打工的打工,上学的上学,每天,苏安兰不但要伺候一大家子人的一日三餐,还要干农活,家里还养着鸡。
即使这般辛苦,苏安兰也从不曾有过半点放弃照顾姐姐的念头。每天,姐姐的马桶都是她倒,隔两天就会给姐姐洗澡,脏衣服带回去洗,被褥、帐帘也是经常拆洗。
村民感动,传递“接力棒”
苏老太的左邻右舍纷纷被苏安兰的行为感动,都一起来帮她照顾老人家。
64岁的陆春华是挨苏老太最近的近邻,由于比苏老太小一辈,苏老太的老伴又排行老四,她都习惯叫苏老太“四奶奶”。每天,陆春华一有空就会来陪四奶奶,忙前忙后。家里煮啥好吃的,也总不忘记四奶奶的一份。
陆春华还是个细心的人。四奶奶长年吃药,一吃10多种几十粒。这些年,每一顿的各种药片都是陆春华按剂量给她分别装在不同的药罐中,送到床头,提醒她服用。每次药吃完了,也都是陆春华去社区卫生室拿。
四奶奶的生日是农历腊月廿二,每年的这一天,陆春华都会端一碗长寿面,送些可口的菜给她。四奶奶90岁那年的生日,陆春华和儿子、儿媳、孙儿,一起为她做大寿。
陆春华的爱心感染了儿子、儿媳和18岁的孙儿晨晨,还有16岁的外孙,他们也开始主动照顾四奶奶。
村民李玉珍离苏老太家不远,每天淘米洗菜总要经过苏老太家门口,每次都会停下脚步,来陪老人家说说话,给她梳梳头。
苏老太是五保户,村里每年都会来慰问,送来一堆慰问品和慰问金。
|
【免责声明】:泰兴生活网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微信3119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