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姝文)造型别致的小花篮,颜色鲜艳的糖果,色彩斑斓的花篮……在幼儿老师们的巧手制作下,一个个充满童真的各类装饰摆满了教室。在市育红幼儿园,下午孩子们放学回家后,经常可以看到老师们还在教室里忙碌着,除了装扮自己班级的教室之外,还有很多是为结对帮扶学校准备的。老师们经常会像这样放弃休息时间,带上自己精心准备的各类纸张、材料,奔赴帮扶幼儿园,和帮扶园的老师们共同规划设计班级环境。 早在2010年,我市就建立了市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市实验幼儿园、市育红幼儿园、市级机关幼儿园3所牵头园和其他50多所幼儿园结成创建帮扶对子,缩小城乡之间、园际之间、教师之间的差距,推进幼儿园均衡发展。 “作为一所省级示范性实验幼儿园,我们有责任为教育的均衡发展出力,有义务为提高教育品质做贡献。”市育红幼儿园园长刘建枫介绍,为了更好地促进交流,该园成立了以园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共同体领导小组,组内成员由幼儿园业务骨干组成,同时幼儿园制定了共同体活动制度、例会制度,绩效挂钩考核制度,从组织、机制两方面保障了共同体的正常规范运行。 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育红幼儿园实行共同体内成员单位培训同步,资源共享,有效帮助共同体园长、教师提升理念、改善行为。 “通过专题培训、参观交流和实地操作等各种活动,我们园的老师们拓宽了思路、开阔了眼界,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育行为不断改善,教学经验不断丰富。全园的管理方式也更加规范,观念上更加进步。”结对园古溪幼儿园园长顾俊峰说。 “作为责任主体单位,在开放交流、互帮互助过程中,我园教师增强了学习意识、研究意识,提升了教育教学素养。”刘建枫说,在交流过程中,农村幼儿园教师吃苦耐劳、勤奋务实、踏实朴实的精神和品格也深深地影响着他们,“我们将进一步借助教育信息化手段提升常态化水平,努力实现共同体建设点的突破、线的共享、面的辐射,让共同体园所共研共行、共融共进、共享共赢。” 今年,市教育局在总结2010年以来建立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经验的基础上,以“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为平台,进一步深化帮扶活动,推进了保教水平的整体提高。帮扶形式多样。为提高帮扶效果,市实验幼儿园、市育红幼儿园、市级机关幼儿园3所牵头园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各岗位人员到园跟岗学习、组织技能比赛、组织半日观摩、下园进班指导、举办专题讲座等活动,提高了帮扶园教职工专业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创建指导有力。今年新申报省优质园3所,市优质园1所。为实现创建一所、通过一所的目标,3个牵头单位对创建园从园务管理、环境创设、活动安排、活动实施、档案资料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手把手的指导,不仅为通过评估提供保障,而且有效促进了创建园保教质量的提升。课题研究带动同步发展。市育红幼儿园牵头申报、共同体成员单位均参加的省规划课题《以共同体为依托,区域推进农村幼儿园自主发展的研究》成功开题,进入研究实施阶段,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记者感言】教室破旧、设施老化、场地狭窄,几张凳子和一块小黑板,这是很多人记忆中乡镇幼儿园的样子,而如今这些早已被崭新的教学楼、活泼可爱的设计风格、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所取代。乡镇幼儿园不仅环境的变化日新月异,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也在以令人称赞的速度进步着。这一切都离不开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形式的出现以及推动,城区与乡镇学前教育牵手,让乡镇幼儿园也能感受、享受优质资源与教育理念。市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是我市教育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打造教育强市的重要举措,是提升教育品质,实现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教育目标的理想途径。“镇上的幼儿园这么好,为什么一定要去城里呢?”这是很多家长现在的心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