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唐山龙庭时代项目十年无法交楼,大门口的小树都高过招牌了。 [url=][保存到相册][/url] |
一个省会城市九成的房地产项目违法,背后是一片怎样的监管土壤?因为购买了五证不全的房子,当地老百姓又会遭遇怎样的购房、等房、讨房的经历? “你们家买的是房子,还是房纸啊?!” 未婚妻一句略带讽刺的玩笑话,让李学龙胸中的怒火腾地燃烧起来,但此刻,他只能隐忍。五年来,他的家庭因为房子问题不知争吵了多少次。 彼时,李的父母举债十多万购买了环岛豪庭小区一套一百余平米的房子,该楼盘因“五证”不全、超容积率等问题,建建停停,一直没有交楼。“房款全付了,承诺2012年交楼的,结果到现在还只是一纸与开发商签订的购房协议。”李学龙说,如果没有政府的集中整改,也许一家人现已住进新房了。 2014年底,河北全省开始推行房地产开发违法行为专项整治。环岛豪庭项目又因容积率超标,再次被整顿。 此次全省专项整治,源于中央巡视组向河北省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力度空前。据2015年3月18日新华社的报道,2011年以来,河北省共开工房地产开发项目3386个,存在违法问题的2079个,违法比例61.4%。其中,省会石家庄市违法项目比例高达93.8%。 为了推进违规违法楼盘项目整治行动,河北省成立专项整改小组,要求所有违规违法项目全部停工。该省副省长姜德果表示,此次整治,要彻底清理整治房地产开发建设违法行为,从根本上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乱象:半数以上违规项目,未办土地证 位于河北省委党校北侧的环岛豪庭小区,因毗邻滹沱河,环境幽静,成为不少老人购房的首选。2008年就签下购房合同的李阿姨今年已75岁,老伴也82岁。她担心再不交楼,老两口恐怕很难住进新房了。据消息人士说,该项目整改方案还在走程序,需国土、规划、房管、财政等部门以及专项整改小组分别通过后,才有下一步的消息。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购房者表示,环岛豪庭在石家庄违法开发的楼盘中算是情况较好的,毕竟土地手续没问题,且楼房已经盖好,其容积率虽然超标,但并没有达到非要拆除的地步,估计只需缴纳罚款,补齐证件即可入住。比较麻烦的是那些“半截楼”(盖了一半,即因为违法开发被叫停的项目)和至今还是一片空地或者只是打了个地基的楼盘。 该购房者所言并不是没有根据。据石家庄市早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市内四区上报2011年以来开工建设的房地产违法建设项目共计540个,其中103个属小产权房,未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分别达311个、263个、300个、366个。而取得房地产开发前期三证的仅54个,约占一成。 石家庄的桃园丽璟城项目,2012年在拆迁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就开始预售,超过两百购房者交了购房款,而拆迁工作直到2014年才接近尾声。为了提醒购房者防范风险,《石家庄日报》在2014年5月点名桃园丽璟城“五证”不全。最近的消息显示,该项目土地才进入“招拍挂”程序。类似的项目还有北城山水楼盘,2011年预售,虽然目前楼房已封顶,但其土地手续刚刚进入“招拍挂”流程。 当地出租车司机王师傅从北二环一路开到南二环,指着车窗外一栋栋停工多时的灰色大楼说,市区里因为违规而停工的楼盘随处可见。他自己也在安联生态城买了一套房,因“五证”不全停工。 让购房者更加忧心的,还有裕华区南焦社区的善水怡园和善水雅居项目。2012年底,两百多购房者入手了这两个楼盘的房子。开发商承诺2015年底交楼。直到2014年5月开发商因涉嫌行贿等问题被抓,工地仍是空地。 原因:先上车后补票 作为一个省会城市,为何会出现如此大规模的房地产违法违规开发? 多位购房者对此表示,这源于八年前的全省那场自上而下的“三年大变样”计划。2007年12月,河北省正式提出“开展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随后召开的城市建设工作座谈会为活动定了调:实现三年大变样,第一招是要大气魄地拆,要坚持大手笔,成片地拆出土地来,作为招商引资的筹码。 2008年,大规模的拆迁开始。以省会石家庄为例,政府计划三年内总投资1111亿元,启动共计5大类、146个城建项目。一年多时间内,拆掉的面积就达到1200万平方米,是当时全市建筑总面积的13%。2009年全市有建筑工地2700多个,城建投资达552亿元,相当于此前4年半的总和。 “当时老百姓是支持的,甚至是欢迎的。”一位熟悉石家庄市房地产开发情况的人士说,因为在此之前石家庄的城市建设确实不行,连条像样的主干道都没有,到处都是低矮破旧的房子,与省会城市应有的城市形象相去甚远。老百姓居住的房屋也多是二三十年前建的,供暖、供气等配套滞后,脏乱差情况普遍,“老百姓压抑了多年的改善住房的需求是很强烈的”。 但要用三年让城市大变样,就石家庄当时的财力而言,难以负重。于是,大量房地产企业应运而生,并迅速投入到城市改造中。据石家庄市房管部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该市1300家房地产开发企业中,有500余家是2008年后注册的,而真正拥有房地产开发经历的企业只有400家,超过300家属于无开发实力的公司—靠倒卖手续、陪标为生。 《燕赵都市报》曾就当地房地产乱象报道时提到,如此大规模的城市改造,政府在短期内根本没有财力进行大规模拆迁重建,所以默许甚至鼓励开发商直接跟城中村合作改造开发。通常的做法是,开发商直接跟村支书、村委会达成协议,帮助村里拆迁、建楼。比如村里有300户,开发商拿出500套房和一部分商业物业交给村里分配,其余的房子卖的钱全部归开发商。 “至于土地变性(指土地使用性质变化,比如从公共建筑用地转为住宅用地)、招拍挂、报规报建等手续,因为要赶速度,全部可以放到一边,先把楼盖起来再说。”报道中的一位开发商表示,当时开发商投资改造城中村,就是为政府减负担做贡献,政府部门会全力配合。为了鼓励开发商投资城中村改造项目,过去完成房地产项目审批需要半年左右时间、盖166枚公章,“三年大变样”期间仅需要10个工作日、23枚审批章。 “实际上,这在房地产市场萌发时就是如此,‘三年大变样’只是助长了这种乱象。”该知情人士表示,河北近年经济发展面临瓶颈,各级政府为此压力较大,其间房地产开发迅速铺开,为了快速实现“三年大变样”,房地产项目“先上车后补票”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默许。 “先上车后补票”,相当于让开发商处于无监管状态。而“后补票”过程复杂,甚至有的项目因违规违法而难以“补票”。即便是购房者已经入住,也无法办理产权登记,进而导致购房者无法进行房产交易、房屋抵押,直接影响户口迁移、子女入学等,上述人士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