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她不明白,朋友圈里的情感,基本是建立在现有关系的基础上的。比如我们之前关系就很好,那么朋友圈的交流则可以加深这段感情,同事间的点赞,情侣间的互动,大抵如此。 最近一段时间,每晚11点,我一打开微信公众号,就会收到同一个姑娘的倾诉。 她每次说话感觉都很伤心,仿佛没有回复,她会更绝望。于是,我便从开始一路回了下去。 第一次,她跟我说,她发现他心里没她。 我问她为何,她说,他发了条他和别的女生的聊天截图,言语暧昧,不忍直视。 我劝她细心观察,说不定是他故意暧昧,欲擒故纵呢。 她恍然大悟状,连声谢谢之后,此事作罢。 第二天,她又气急败坏,追过来愤愤问我,为什么他经常发这样的状态。 我问她发了什么,她说发了几张和女生宿舍联谊的照片。 虽然作为旁观者我觉得无所谓,但我仍旧理解她的心情,接着又是一番劝说,告诉他一群人出去玩,通常是不会有人怀孕的。 她似乎被我毫无逻辑却很能安慰人的话语蒙骗,回复一个呵呵的表情就走了。 第三天,又是一个他的朋友圈没有她的故事。 第四天,第五天,这个姑娘没有来找我,我暗自窃喜。 第六天,我不打算开电脑了,但 “追剧”的心态,实在难以忍受。打开公众平台,翻到第三页,猛然间我又瞥见两条消息,一条是,丑哥他失踪了;一条是,我是不是应该给他发条消息问问? 这两条消息,一下子就把我的好奇心全给拽出来了。 我问她怎么回事。她说,他已经两天没发状态了。 然后呢?我问。 我是不是该问问他,到底出了什么事儿。她回。 难道你们要一直冷战下去么,此时不问,更待何时啊?我接着反问。 什么冷战?我又不是他女朋友,这么做会不会很鲁莽啊!她淡淡地回复。 “我又不是他女朋友”,看到这几个字,内心按耐已久的上万条草泥马,全部脱缰。本以为我的安慰可以令两人和好如初,至少能让这姑娘如梦方醒,在我暖男历史上再添一笔。可这虐心剧追了一个多礼拜,她最终却跟我说:我俩毫无瓜葛。 我真的再也装不下去了,心想这剧太凶残我不追了,回复完“再见”,就立马关机。 “我俩大二下都修了德语课,课上我们被分到一个小组,因为要完成作业所以就建了群,后来也互加了好友。虽然后面结课了,我们再也没见过。但微信里我们还留着联系方式,时不时朋友圈里常点赞、评论一下神马的。”没等我全部看完,她又敲出一行字:“当时我就对他有好感的,但一直没好意思开口。我就一直盯着他的朋友圈,想要让他知道心里有我。” 一听这话我变得理智些了,从开始的莫名其妙突然变为了无奈的同情:原来这妞活活把朋友圈当成了爱情的主战场,把点赞当示爱,留言当传情,回复当成达意,一系列的恋爱过程,全部在朋友圈一一对应起来,显得完美无瑕。 可是她不明白,朋友圈里的情感,基本是建立在现有关系的基础上的。比如我们之前关系就很好,那么朋友圈的交流则可以加深这段感情,同事间的点赞,情侣间的互动,大抵如此。那些原本在各自生活中就很少出现的人。朋友圈的作用大多是信息的分享传播,无聊时的吐槽消遣或是利益上的联络交换。 强弱关系的作用,在朋友圈分工已很明确。想要通过朋友圈打入对方生活,不是不可以,但这只是第一步,仅仅是一个衔接过渡的过程。 当然我也认识在朋友圈相识,接着成为情侣的朋友;甚至还听说某单身男神,最终和一女子结婚,新娘的独特之处,则是在他朋友圈发完照片以后,一准留言、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