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兴市在推进“城建会战”过程中,重视挖掘、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存,提升城市建设的品位和文化底蕴。
3月1日上午,记者在革命烈士纪念馆孔庙大成殿修复现场了解到,施工人员正在进行大殿的基础复平工作。由于整个大殿均为纯木质结构,西侧挡风墙透水,造成地基水土流失,引起基础局部不均匀沉降,大殿向东倾斜了14公分。负责修复的江苏福宇园林建筑施工方采取循序渐进、一天修正两公分的方法,防止因为力度过大损坏纯木结构。
泰兴孔庙始建于南宋,毁于元朝,修建于明朝,重修于清朝,改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研究南宋至今泰兴历史不可多得的遗迹和实物资料。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修复采用了传统材料和工艺,尽可能保留原构件,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的修缮原则,尽可能恢复原有的建筑布局及历史面貌。
在修复现场,施工人员发现了明朝洪武年间的石砖以及价值不菲的金丝楠木建材。在现场看到,刚出土的红砖比一般砖头要大一倍,砖头表面刻有三行字,是三个人的名字,一个是当时修建这个孔庙的提督官典吏全文佑,然后是他的副手的名字。最重要的是作匠张正,这个砖头就是张正制作的。从落款可以看出,大成殿修建于明洪武年间。虽然字迹非常模糊,但是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武”字,以及修建的具体年月日,所以这个砖头也是非常珍贵的文物。
泰兴革命烈士馆馆长韩海涛介绍,整个大殿采用的木材价值不菲。比如大殿的正梁,经过大家考察,是一根非常珍贵的金丝楠木,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整个木头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虫蛀现象不是很严重,也没有太大的变形,所以这一根木头很珍贵。大成殿修复之后,将变成泰兴的文化瑰宝,目前城区像这样久远的原汁原味的古建筑也是首屈一指。
据了解,目前城区历史文化遗存大致为四种类型:一是朱东润故居、三井头等相对保存完好;二是玄坛庙古戏台、大生桥等损毁比较严重;三是鼓楼、广福寺等已经不复存在;四是古代文人描述的泰兴八景等抽象意境。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历史遗存恢复,将凤凰天(原老干部局)、部分古城墙(图书馆)等历史遗存恢复列入今年“城建会战”的重点工程。市文化博览中心主任赵固平介绍,今年将实施凤凰天历史文化遗存恢复工程和泰兴古城墙恢复工程,建一段古城墙,再现泰兴“瓜城”旧貌。这对于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提高泰兴知名度具有积极作用。
|
【免责声明】:泰兴生活网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微信3119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