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家认为,天、地、水乃至于人皆一气所分;仙境也是“结气所成”,它们相互感通,构成纵横交织的立体网络,但因气质清浊之异,而上下有别。故《天地宫府图序》称:“道本虚无,因恍惚而有物;气元冲始,乘运化而分形。精象玄著,列宫阙于清景;幽质潜凝,开洞府于名山。……”《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序》亦云:“乾坤既辟,清浊肇分,融为江河,结为山岳,或上配辰宿,或下藏洞天。是故道家一直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的说法,山中均有神仙主治,乃众仙所居,道士居此修炼或登山请乞,则可得道成仙。分而言之,“洞天”意谓山中有洞室通达上天,贯通诸山。而“福地”,多为地仙、真人所主宰,是仅次于洞天一级的仙境。
三清山作为道教名山,又是葛洪与李尚书结庐炼丹修道之处,自古以来都在国内享有很高的盛誉,既便未去之前,渝帆也早有所闻,并一直期待有机会前去探访一下著名的三清福地,去看看它自东晋以来,遗留下的众多道教古迹。
此次“云端听花开,全国知名博主看三清”的活动终于让我得尝所愿,亲自走进了云雾缭绕、仙霞隐伏的三清福地之中。漫步其中、触摸历史,观洞天奥妙,与古迹对话,细细品味,深深感叹。这是一个人文荟萃,古迹云集的千年道场,以五行八卦之序,分别有三清宫、风门、玄关、丹炉遗迹、古丹水井、冲虚百步门、天门华表、风雷塔、龙虎殿、九天应元府、纠察府……等众多道家建筑。将“道法自然”的道家理论,巧妙的融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中,充分体现了天、地、人三才的精华奥妙。
三清宫是三清福地的灵魂建筑,前有古井一口,据说是东晋术士葛洪炼丹所掘。其后是一道古石牌枋,上书三清宫三个大字,为明代兵部尚书孙原贞所写,真正的古迹。再后面的主体是一个传统的宫殿式建筑,前低后高,歇山屋顶,梁柱和外墙均为花岗岩结构,镶嵌得严丝密缝,说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品亦不为过,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依然傲然而立。三清宫的正面有三樘大门,中门上挂有青石竖匾,上书“三清福地”四个大字。大门两边刻有“殿开白昼风来扫,门到黄昏云自封”的对联,意境高远。
我们游览三清福地的时候,一扫前日的雾霭蒙胧,蓝天如洗、白云若絮,清风徐来,松涛鸟鸣,仿佛这里真是通达上天的福地洞天一般。而且我们还遇上了几位全身素衣的道姑,她们席地而坐,悠然自得的品着红茶,沐浴着隐隐花香,袅袅梵音,极其享受,无比幸福。而且我们还得尝其味,清香扑鼻,回味无穷,想必是这山里的灵气,赋予了这红茶特有的韵味,轻饮一口,心灵仿佛得到了浸润,立即变得宁静,与这里的山、这里的云、这里的树融为了一体。
三清福地,不愧是世界自然遗产,不愧是国家五A景区,这里真是一个适合隐居的地方,来自这里才是真正的回归自然,才能真正的领悟天、地、人三才和谐的精深奥妙,才能懂得为什么当初葛洪会选择在这里炼丹?有的感受真的不能用语言形容,只有跟随自我的亲身感受,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三清福地,值得一来,不约不快!
我们乘索道上山的时候,还是云雾缭绕,可到了三清福地后却是云开雾散,蓝天白云
这便是风水宝地中的三清宫,是三清福地的灵魂建筑
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式建筑,古朴而经典
前面有一个古朴的石牌核,建于明代,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整个殿内梁、柱、墙、池、门以花岗岩琢磨铺造为主,镶嵌得严丝密缝,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品之一。宫门上方悬挂清同治八年(1869)立“三清福地”匾额一块。
这些雕塑可能算不上精致,却可以看到历史刻下的痕迹。
三清宫三个大字,出自明代兵部尚书孙原贞之手,真正的古迹
蓝天白云下的牌枋。
仰视三清宫,还是非常的雄伟壮观。
这里的很建筑都是就地取材、利用山里的石头建造的。
三清宫一角
飞仙台,位于三清山三清宫西北侧虎头山上,紫烟石、费隐岩西下方,“伏魔上相”崖壁北上方十余米,距三清宫约400米处,置于后天八卦“乾”位。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台仿印度早期塔式,结合中国南方古代传统建筑形式,由台基、台身、台顶三部分组成。
这是离三清宫不远处的王祜墓,王祜是重修三清宫的重要人物(明景泰至天顺年间)
【风雷塔】位于灵龟峰和龙首山之间的山口悬岩上。塔为5层,密檐6角,全塔身由一整石雕凿而成。塔虽不高,但建在突起的巉岩之上,从下仰视却有居高临下之势。塔原为王祜墓的附属建筑,当时堪舆观点为避山口之风而建,故名“风雷塔”。按后天八卦图属于“震”方。
这是三清山的太阳庙,建筑不大,但历史很久。
【冲虚百步门】位于天门百步岭之下,五天门之上,始建于天顺七年(1463),重修于清同治二年(1863)七月。为花岗岩桶券拱型石砌构造,仿古城门微缩之形建置。城门宽2.58米,高3.42米,厚深2.6米,夹在两大天然岩壁之间砌成。门东岩上长有青松一枝,名叫“巢云松”,清秀可爱。门北西边石壁上阴刻楷书“冲虚百步门”五字,门南、北各凿有摩崖石雕神像一尊,大有“千步复百步,重门高且邃”的意境。
【龙虎殿】因殿前左右两侧利用天然山岩浮雕有青龙、白虎造像,造型生动逼真,故名龙虎殿。 殿前石崖竖壁上阴刻有“龙首山”三字。虎踞龙蟠石雕、石刻有象征皇帝坐朝,百官侍服左右,龙虎禁军侍卫门外,居高临下,威仪天下第一的明南京故都金銮宝殿象征。
龙虎殿有“龙蟠虎踞”之意,其规格建置,三清山龙虎殿与其它道教名山龙虎殿之设置风格迥异。
萌萌的石虎造形
仰望龙虎殿
龙虎殿内部
【九天应元府】位于三清宫景区东南,距三清宫上方710米处石阶路南侧。背朝路,坐北朝南略向东偏,海拔1560米。为文王八卦“离”位建置,卦数为九。其旁有泉,名应元泉。
参观完三清宫周边的道教建筑,回到三清宫,正好遇上两位道姑进行茶艺表演
一起来瞧瞧吧
他给我们展示的是三清山本地产的三清红茶
三清红茶生长环境优越,背靠国家级重点风景区,具有1600余年历史的道教名山三清山。其因玉京、玉虚、玉华 三峰"如三清列坐其巅"而得名,这里东险、西奇、北秀、南绝,如同世外仙境。秦牧先生晚年登三清山,留下 "云雾的家乡,松石的画廊"的赞誉。茶区里还有风景秀丽的三清湖。
同行的小伙伴,往那一坐,其气质比道姑还道姑
三清红茶,以"珍眉"著称。成茶紧结,纤纤如仕女秀眉,叶底芽壮肥厚,香气馥郁浓冽,滋味鲜爽醇厚。
为我们表演茶艺的姑娘
自然的斜坐在台阶上,举手投足,优雅自然
这时,正上方正好有一束光洒下来,很有意镜
三清福地,周边环境
山上有很多黄山松,与这里的奇峰异石一样,都是千姿百态。
山上的挑夫,真的是很辛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