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下午,我市举行全市首批科技创新券发放仪式,129家企业领取5480万元科技创新券。市委书记张育林,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刘志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云,市政协主席丁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荣华,副市长顾刚为首批企业发放科技创新券。 刘荣华首先通报了我市科技创新券实施情况。科技创新券是针对创新资源缺乏、创新能力不足而设计发行的一种有价证券,是激发企业创新热情,增加创新投入的有效手段。根据我市创新券制度设计和安排,我市创新券分为企业类、平台类、奖补类、众创类。其中企业类细分为重点规上企业、一般规上企业。各种类型的创新券的用处是:大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增强科技研发能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借助高校研究所的力量,提高产品档次,推动转型升级;建设全市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带动全市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和经济转型升级。 张育林指出,在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唯有创新才能出彩,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根据经济发展规律,我市已进入一个必须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的新阶段。要想实现“再创一个创新转型跨越发展黄金期”的目标追求,必须加快推进改革创新,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不断培育新动力、厚植新优势。 张育林要求,既要统一思想,更要解放思想,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面对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和严峻的行业竞争态势,只有依靠创新这个“关键一招”,才能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大家务必要在推进创新上统一思想、增强定力,无论什么时候,企业发展到什么地步,创新都要牢牢抓在手上、紧抓不放。同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开放的心态搞创新,敢于与世界500强、央企、行业龙头开展兼并重组,高位嫁接,推进企业实现裂变式、跨越式发展。要坚持走专、精、特、新之路,努力在行业中做小巨人,当企业明星,当单打冠军。 张育林指出,既要努力上争,更要主动投入,不断增强创新发展动力。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一方面,要用好用活用足科技创新券政策,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充分发挥公共科技投入对中小企业的创新带动作用,促进全社会研发投入水平加快提升。同时,要加大科技计划项目上争力度,争取国家省市的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另一方面,企业要从自身发展需求出发,舍得在产学研合作、添置研发设备、引进高层次人才等方面加大投入、加快投入,为未来发展续柴添薪、聚力蓄力。 张育林强调,既要注重自主创新,更要推进协同创新,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各乡镇(街道)、园区和市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扶持打造创新型企业集群,促进领军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中小科技型企业在创新中赢得话语权、在竞争中跻身排头兵,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需求主体、科技创新活动主体、创新成果应用主体。企业要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掌握市场竞争主动权。 张育林要求,既要突出技术创新,更要重视管理创新,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创新发展,包含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企业不仅要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也要在管理创新上出实招。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做到精细核算、精准控制,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发展。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产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不断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要求。
刘志明在主持发放仪式时强调,要调优发展理念,增强行动自觉;要加强指导服务,确保政策落地;要放大政策效应,激发创新活力。广大企业要以实施科技创新券为契机,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研发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不断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的话语权和知名度。各乡镇(街道)、园区和有关部门要加大创新券和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等一系列政策落实力度,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方式,降低企业创新创业成本,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不断增强泰兴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