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军训时,记者在市第四高级中学训练场上看到,一个个生龙活虎、英姿飒爽的中学生,身穿迷彩服,顶烈日,冒酷暑,在教官的指导下,正在作班列队、分列式、单兵战术等10多个课目的汇报表演。这是我市14所高级中学和职业技术学校高一新生军政训练的一个缩影。 1984年,我市率先在全省高级中学拉开军训试点序幕,至今已30个年头,参训学生达80万人,高一新生参训率达100%。为搞好训练,市人武部、教育局成立中学生军训领导小组,专门制定中学生军训大纲、军训考核细则和中学生学军活动长效管理规定。 为营造浓烈的军营氛围,近年来,各参训学校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校园环境,进一步完善军训设施,一座座“爱军楼”、“学军楼”、“拥军楼”、“颂军楼”等浸润着浓烈的军营气息,无声地引导学生向解放军学习;自筹资金建起训练场、体能训练房、国防园等;在校园悬挂英雄像,在读书长廊设立历史警示牌,利用多媒体播放军事资料片,利用墙报、宣传栏宣传国防知识,使学生走进校园仿佛走进火热的军营。 军训作为国防教育的主要形式,各参训学校在完成军训的基础上,积极挖掘学校的国防教育资源,不断拓展国防教育空间,把中学生的人防教育纳入国防教育体系,形成系列化、层次化的教育格局。切实有效的教育实践活动,熏染学生爱国拥军情怀,锤炼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30年来,我市参训学生近10万人考取军事院校或走进绿色军营,立志献身国防。他们中有85%以上的人,曾在部队立功受奖或被评为优秀士兵。在今年高考中,有160余名考生成为军校学员或国防生,280余名应届毕业青年即将奔赴军营,实现当兵梦想;不能如愿参军的学生,也立志学好本领,献身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