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小多作品展示。 小 河摄
中国江苏网10月23日讯 毕业5年,对于80后中文硕士唐小多来说,现在是最舒服的状态。唐小多是南通人,在南京读完大学后,唐小多去北京工作,先后在广告公司和IT公司做过文案设计,但兴趣不大,两年后辞职创业。对于服装搭配感兴趣的唐小多,先是在北京的方家胡同开了一家小店,卖衣服和杂货,一年两三次去泰国、尼泊尔等国“海淘”。慢慢地,她从卖衣服到做衣服,理由是,自己越来越感觉到买不着衣服。商家们追逐利润,许多跟身体接触的衣服,大多材质不好,而一些用高档面料做的成衣,有时候又会过度设计,况且因为是品牌,溢价也高。唐小多说,“其实,很多人像我一样,需要的只是几件舒服的、保暖的、自在的衣服。”
半路出家当裁缝,在别人眼里确实有点不知天高地厚。唐小多请了附近一家裁缝店的师傅,教自己剪裁缝纫的基础知识,她每周去师傅那儿学习,很快学会了踩缝纫机、打版。她说,自己的设计也比较自由,拿一块布料盖在模特身上,比划思考一下,想象设计出什么样的造型会比较好看,然后根据胸围、腰围、衣长来打版、剪裁、缝制,“技术算不上有多好,但做出来也像模像样。”
2012年夏天,唐小多开了一家新店,只卖自己做的衣服。胡同里有卖菜的、卖大饼的,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有时候店里一天都没有客人,只有自己呆在里面做手工。有随意走进来的客人,看看聊聊,很多就变成了老客。两年了,店连名字都没有。“快递员经常问我,你家在哪儿?—— 有竹子的小白房子。”唐小多笑着说。
和传统手艺人相比,唐小多可以打着“飞的”,全世界搜寻好的面料。喜欢旅游的她不管去哪个地方,都要逛一下面料市场。国内商家不愿意接小批量业务,唐小多只能跑去一些还保留传统手工艺的东南亚小国家去定制。今年冬天她新定了一批羊绒原料做围巾,自己跑到尼泊尔,找到当地的小作坊,虽然只订购30米,人家也愿意接单,这些面料保留了手工的粗糙质感,有一种原始之美。
“人人都可以是设计师。”有人质疑:一个中文硕士,会做设计吗?唐小多认为,“设计就是想法。你对穿衣服没有想法吗?肯定有!那你就会设计。”她还记得,自己做的第一件衣服,是夏天的连衣裙,布料是真丝的定位印花。一般没有想法的裁缝,会做成很老气的中老年风格。但是唐小多自己设计了一款时尚背心裙,把其中一个定位的印花,变成了背心的背带,结果衣服一做成,很亮眼,“只是加了一点点小心思而已。”
唐小多比划着说,把几块布一点点缝起来,就是垫子、抹布、圆领汗衫……用针,用线,用剪刀,用布,都是很简单的事情,“你小时候没有做过沙包吗?妈妈教你缝过扣子吧?原理是差不多的。”唐小多说,自己招的几个“90后”小姑娘店员,刚来的时候,连扣子都不会缝,现在,她们也能手工做一些收纳袋、布包、眼镜盒,都挺像模像样的。
用充满个性色彩的手工作品,抵抗千篇一律的工厂化产品,这是唐小多的理想。最近,她特地回了一趟老家南通,找当地人定做“植物染”。这种用纯植物的原始方式来进行织物的染色,比如用靛青染的蓝布,带回北京去,很受欢迎。唐小多坚持“做衣服用做私家菜的态度去做”。手工做衣服,产量不高,一天最多只能做一件。这个速度,已经赶不上卖了。偶尔也有人劝唐小多把款式交给工厂批量生产,唐小多拒绝了,她说自己不想把衣服变成流水线上没有感情的物件。
“做衣服,其实是为了提倡一种新的生活态度。”唐小多说,自己设计的很多衣服,都是从背后扣扣子,扣眼是手工锁的,比较硬。有时候穿好一件衣服可能要花上5分钟,心急的客人会觉得很烦。“但是,花5分钟去穿衣服的心情都没有,你的人生该匆忙成什么样啊!”
|
【免责声明】:泰兴生活网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微信3119518)。
|